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胸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外科胸外科专业经过老一代专家的努力,于2002年始建,目前设置固定床位8张。每年收治病人 80-100例,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医师构成: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轮转。手术室具有先进麻醉设备,可以进行有创血液动力监测,呼吸能够监测。

主要收治普通胸科病人,常见的病种有:⑴食管:食管狭窄,食管囊肿,贲门失弛缓症,气管食管瘘等。⑵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淋巴管瘤等。⑶肺:先天性囊性疾病,肺肿瘤,肺隔离症等。⑷膈:膈疝,膈膨升,食管裂孔疝等。⑸胸膜:急慢性胸膜炎,乳糜胸等。⑹胸壁畸形:鸡胸、漏斗胸,胸壁肿瘤等。

能够进行全部普通胸科手术。开胸手术如:肺叶、段切除术,食管吻合术,食管器官瘘修补术,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术,食管囊肿切除术,心包囊肿切除术,膈疝修补术,膈膨升膈肌折叠术,食管裂孔疝修补及防返流术,鸡胸、漏斗胸胸廓矫形术。尤其是巨大复杂的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开展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探查纵隔肿瘤活检/切除术、肺活检,膈疝、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胸导管结扎术,漏斗胸NUSS手术,脓胸胸腔镜胸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三尖瓣反流如何护理
高云
回答: 三尖瓣反流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用药、必要时手术干预等方式护理。三尖瓣反流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水肿、呼吸困难、心悸、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三尖瓣反流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限制腌制食品摄入。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睡前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轻夜间呼吸困难。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每日,女性不超过15克每日。 2、定期复查 轻度反流患者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中重度患者每3-6个月随访。监测项目包括NT-proBNP、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提前复诊。建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和症状波动情况。 3、控制基础疾病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宜低于7%。 4、遵医嘱用药 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地高辛片适用于合并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改善预后。抗凝药物华法林钠片适用于合并房颤或人工瓣膜置换者,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INR值。 5、手术干预 重度反流伴心功能减退者可考虑三尖瓣成形术,使用人工瓣环加固瓣环。三尖瓣置换术适用于瓣膜严重毁损者,可选择生物瓣或机械瓣。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适合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包括缘对缘修复和瓣膜置换等技术。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尖瓣反流患者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收缩。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西蓝花等,分5-6次少量进食。每日饮水量根据水肿情况调整,记录24小时出入量。睡眠时采取半卧位,使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出现发热、咯血、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建议家属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便携式氧气设备。长期随访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感染灶。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