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儿科研究所急救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呼吸机救治危重患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986年成立ICU,为国内建立较早的儿科ICU,2000年成立急诊科,专业设置包括NICU、PICU、急诊室、血气实验室。20多年来在儿科危重症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承担20余项各类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奖。董声焕研究员等开展的“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系列奖项(1987)。宋国维研究员、任晓旭主任及急诊科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我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5)。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急救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重症监护床位从5~6张发展到近20张,机械通气治疗从20~30例/年发展到400余例/ 年,从单纯的ICU发展成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重症监护一体化,符合现代急救模式的急诊科。常规重症监护治疗工作量逐年大幅攀升,院前危重转运、高频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经末梢置中心静脉导管、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脑电监测等一系列重症监护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还将开展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等一系列新技术。科内人才济济,梯队合理,可培养本专业硕士、博士,多项课题在研,临床技术水平先进,临床与实验室紧密结合的研究模式成为突出特点,部分研究及应用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手足口病危重症和甲型H1NI流感危重症,使小儿重症监护专业面临新的挑战,儿研所的急救专业团队出色完成上述危重救治工作。特别是我们对甲型H1NI流感危重症救治经验总结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宝贵资料和技术数据;救治经验总结在全国危重症学术研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绞痛和冠心病的区别
高云
回答: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两者属于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1、定义差异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胸痛综合征,表现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属于器质性病变。 2、分类关系 冠心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症状表现,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3、病理基础 心绞痛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供氧不足有关,但血管未完全闭塞。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临床表现。 4、诊断方法 心绞痛主要依靠典型症状、心电图检查、运动负荷试验等诊断。冠心病诊断除上述方法外,还需结合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5、治疗侧重 心绞痛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冠心病治疗需综合干预,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抗血小板和调脂药物,严重者可能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 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加重时需立即就医。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