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集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基层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除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外还承担着全市儿童保健技术指导、培训、督导工作,同时是全市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儿童保健技术进修基地。

科室发展历程

自创院开始就成立了儿童保健科,1996年儿童心理、儿童康复专科发展壮大从儿童保健科独立出去成为业务一级科室。2012年预防接种门诊并入我科,现儿童保健科由儿童保健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两部分组成。

人员数量

儿童保健科现有医护人员24人,包括医生14人,护士7人,幼师1人,信息员2人。医生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护士队伍中具有中级职称4人。

开展的业务

包括新生儿访视,散居及集体儿童保健,围产高危儿保健,体弱儿管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专科疾病诊疗,0-2岁儿童早期教育训练,视力筛查仪检查,超声骨密度检查,儿童及成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等。

开设有5个特色专科,包括围产高危儿专科、婴幼儿早期教育专科、儿童生长障碍专科、妇幼营养专科、儿童厌食专科。

围产高危儿专科:对有围产高危因素小儿保健随访,重点进行神经发育监测和评估指导,早期发现小儿脑瘫和智力低下儿,及早干预和康复治疗。

婴幼儿早期教育专科:针对正常儿开设一对一家庭早期教育指导和0-2岁儿童游戏集体早教课程。

儿童生长发育专科:主要诊治矮小、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疾病,并通过测骨龄对正常儿进行身高预测和身高发育保健指导。

妇幼营养专科:开展小儿、孕妇、乳母的营养咨询,进行个体膳食分析、营养膳食配餐指导,开展儿童食物过敏筛查及保健指导,矫治儿童营养不良、肥胖症。

儿童厌食专科:针对厌食儿童进行捏脊、挑疳积等中医治疗。

医疗设备

儿童视力筛查仪,儿童超声骨质分析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青少年骨龄测评软件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员工心理帮助计划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医护工作者也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医务人员的价值受到挑战,医患矛盾激化等等,这让医院管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9月4日,我院开展了员工心理帮助计划项目之心理健康讲座第一讲——《医务人员如何自我减压》,邀请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教授主讲。包括医院全体中层干部在内,全院医护人员共计200余人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参加了此次讲座。 作为情感障碍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领域的专家,讲座中,刘教授以“避免在医患冲突中的倦怠”为主题,分析了当下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现状,指明了由于工作可控性低、高负荷工作、高风险行业、工作环境充满负性刺激与悲剧性结局、对完美的职业性强迫性追求、严格的内省机制等原因,导致医务人员成为职业倦怠高发群体。针对职业倦怠的预防,刘教授分别从医院和个人的角度与立场出发,讲授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就医院而言,讲座从人性化管理文化、人性化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队伍、人性化工作环境、人性化心理服务等方面着眼,分析了组织策略;就个人而言,讲座从高远的人生目标、灵活的价值观念、浓烈的职业兴趣、积极的自我认同、适度的自主自控、持续的发展能力、强大的适应能力、健康的人际交往、有效的支持系统、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十个要诀阐释了个体策略。 我院历来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工会、团委、党办等组织多彩的文体活动,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外,医院领导积极寻求制定更加专业的员工心理帮助计划。 吕简承院长谈到,为了帮助护理人员减压,增进护士长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能和医疗服务水平,我院已于2013年在中层护士长中开展巴林特小组——护士长心理团体工作坊,定期组织开展封闭式团体治疗。该活动着眼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办病患满意的医院,是在借鉴国外巴林特小组工作坊医疗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医护人员开展的专门心理辅导,是一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建立职业化医患关系的一门技术,是将心理医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职业化医患关系建立的有效方法。近日,护士长心理团体工作坊圆满结束了14次的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吕简承院长还表示,未来医院将在员工中以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帮助计划项目,包括压力解读与应对、情绪与心理健康、职场心理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婚姻心理解密、亲子心理沟通、医院管理者咨询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来月经前小腹胀痛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来月经前小腹胀痛可能与经前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经前期综合征是常见原因,通常表现为周期性小腹胀痛伴随情绪波动,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疼痛,盆腔炎或子宫肌瘤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1、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引起的胀痛多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可能伴随乳房胀痛、头痛或情绪烦躁。日常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适量饮用姜茶帮助舒缓痉挛,避免高盐饮食减少水肿。若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或盐酸屈他维林片等药物干预。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月经前持续加重的下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部分患者伴有经量增多。该病与经血逆流或免疫异常相关,确诊需结合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3、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在月经前因盆腔充血可能加重小腹坠胀感,常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或性交痛。病原体感染是主要诱因,需通过分泌物检测明确类型。急性发作期应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4、子宫肌瘤 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压迫宫腔引发经前腹胀及经期延长,肌瘤增大时可能触及下腹包块。雌激素水平过高是常见诱因,超声可明确诊断。较小肌瘤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或米非司酮片控制生长,直径超过5厘米的肌瘤需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肌瘤剔除术。 5、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前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直接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胀痛,这种生理性疼痛通常较轻且随月经来潮缓解。保持充足睡眠、适度有氧运动及补充维生素B6有助于平衡激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元胡止痛滴丸或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 月经前小腹胀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特点,避免经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每周进行3次以上盆底肌训练可增强盆腔血液循环,适量补充镁元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