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内科成立于1974年,为全国最早建立肾脏病专科和血液透析中心的单位之一。现已成为拥有一个达全国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血液净化中心,及相应规模病房的学术专科。是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硕士授予点,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专科,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本学科具有设施先进、技术领先、人才出新的综合实力,在全科人员数十年的共同努力下,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各项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肾内科分门诊、病区、血液净化中心和肾脏病研究室4个单元。全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病区2个,有58张病床,年收治住院患者数1700余例次,病房均有独立的空调、卫生间等设施,还设立单独的腹膜透析室、重症监护室和B超室等,治愈好转率超过三甲医院要求;具有全国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2个血液净化中心,有血液透析机器50多台,透析患者数240人,年透析量超过3万例次。
  肾内科承担完成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基金10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厅级17项。发表论文105篇,其中SCI收录18篇,急性肾衰竭的诊治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奖、省厅级奖10多项,既有临床研究成果、实验研究成果,又有临床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成果,显示出强大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婴幼儿疝气的症状和治疗
徐建威
回答: 婴幼儿疝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可通过保守观察、疝气带固定或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婴幼儿疝气通常由先天性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腹股沟包块 腹股沟区出现柔软肿物是婴幼儿腹股沟疝的典型表现,哭闹或站立时包块突出,平卧后可能自行回纳。包块质地柔软且无触痛,若发生嵌顿则可能变硬并伴随呕吐。对于未嵌顿的小型疝,可使用疝气带压迫疝环,定期复查观察自愈情况。若反复发作或包块增大,需考虑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2、脐部膨出 脐疝表现为肚脐处半球形隆起,直径多在1-3厘米,手指按压有咕噜声。多数脐疝在2岁前可自愈,期间需避免剧烈哭闹和便秘。直径超过2厘米或4岁未愈的脐疝,可能需行脐疝修补术。日常可使用弹性腹带加压包扎,但需每4小时松解一次防止皮肤损伤。 3、哭闹时加重 腹内压增高是诱发疝气突出的常见因素。婴幼儿剧烈哭闹、咳嗽或排便时,腹腔脏器易被推入疝囊。家长应减少诱发哭闹的原因,保持喂养规律,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降低婴儿肠胀气概率。 4、嵌顿性表现 当疝内容物无法回纳时可能出现嵌顿疝,表现为包块变硬、触痛明显,伴随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这是需要急诊手术的情况,延迟处理可能导致肠管坏死。嵌顿时间超过4小时需警惕血运障碍,术前可尝试手法复位但禁止暴力操作。 5、术后护理 疝气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使用医用胶布固定敷料。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缓解疼痛。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辅食添加者需选择易消化食物。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早产儿或结缔组织疾病患儿需加强随访。 日常需注意保持婴幼儿大便通畅,适当补充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避免长时间剧烈哭闹,抱起时注意托住臀部减少腹压。定期监测包块变化情况,若发现包块颜色发紫或婴儿拒食哭闹,应立即就医。术后3个月内避免进行蹦跳类活动,随访复查建议选择小儿外科专科门诊。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