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二医院

急诊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在原来专科急诊的基础上,成功转型成综合性急诊科,目前急诊科集院前、院内抢救治疗功能为一体,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手术室、抢救室、观察室、成人输液室和120调度室等,主要承担急、重症病人的短期观察和治疗,并与重症监护病房(ICU)无缝对接,提供长程生命支持。
  急诊科拥有一批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医护队伍,现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医师7人,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5人;护士12人,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 急诊科设备精良,配有救护车2台,随车配备急救箱、氧气、转运呼吸机、无线通讯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抢救室设有2张监护床,具有中心吸氧装置、中央监护系统、床头监护仪(备有呼吸机、洗胃机、除颤器、心电图机、输液泵)、血气分析仪等抢救设备,随时为病人实施电除颤、电复律、呼吸支持、洗胃、血液净化、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等抢救措施。
  急诊科与各专科密切合作,建立紧急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平台,开展心脏骤停的心肺脑复苏救治,急慢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抢救,各种休克、急性中毒、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昏迷包括肝性脑病及多发复合伤等各种急症、危重病的前期诊断和抢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祝贺我院杨永峰副院长参编的《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一书出版

我院副院长,肝病科学科带头人杨永峰参编的《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已于2014年7月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由庄辉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携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组织编写。分:乙型肝炎就在我们身边、我应该了解的乙型肝炎检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自我管理和乙型肝炎相关其他常见问题七章,引导大众能够正确面对乙型肝炎、科学治疗乙型肝炎、消除乙型肝炎防治误区和合理规范药物治疗,填补了广大乙型肝炎患者亟需的一本国家级、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科普性防治指南。在此特表示祝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