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目前科室有医、技、护59名,其中医师组31名,含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技术组21名;护理7名。2016年,普放服务病人近40万人次,CT检查诊断服务病人近8.5万人次,MRI检查诊断服务病人近3.0万人次。

科室拥有常熟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卫生重点人才1名,院“十三五”技术骨干培养对象2名。拥有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1名、苏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1名。

先进设备及优势技术

1990年11月29日,购置西门子索马通全身CT机,开展人体各部位疾病的检查诊断。

1996年10月,市一院、市二院、市六院、市中医院等数家机构联合购置Diasonic 0.35Te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并在二院成立磁共振联合诊断中心。

2000~2010年,先后购置钼靶机、口腔摄片机、骨密度仪、Siemenz DR机、Siemenz DSA机、PhilipDR机。

2010年后,先后购置Siemenz移动DR、Siemenz数字平板胃肠机、Philip DR机、Siemenz数字化乳腺钼靶机。

2004年8月,GE 1.5T高场磁共振启用,2005年5月GE 16排螺旋CT机启用。2009年10月,购置西门子64排高端螺旋CT启用,它采用全数字化精控摇篮床设计及全器官四维螺旋技术,可行各器官解剖学、心脏血流动力学、全时相动态血管成像等检查诊断。

2012年3月,全面独立开展介入放射治疗。2014年5月,引进GE Discovery 750W 3.0T。2016年10月,独立开展CT定位下穿刺活检及治疗。

科室开展的优势技术有:血管性病变及非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CT定位下穿刺活检技术、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技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急性脑缺血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血流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T)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术、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成像术、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科研教学建院以来,获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项,常熟市科技进步奖5项,常熟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9项。在研课题3项。

近5年来,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41篇,其中在中华系列期刊发表论文5篇,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编医药卫生著作1部。

科室拥有扬州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兼职导师1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新投诉管理办法出台

近日,我院新公布《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办法》。文件分投诉含义及受理范围、投诉处理原则、组织领导、投诉接待与处理、质量改进与档案管理等五大章节。 与原有管理办法相比,新的投诉管理办法有如下亮点: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医院投诉管理领导小组、投诉管理办公室和各科室组成的医院三级投诉管理网络。投诉管理办公室设于纪检监察审计室,统一受理投诉。二、明确受理范围,既接受院外投诉,又接受院内投诉,欢迎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管理、医院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投诉渠道有现场投诉、意见箱、投诉电话、院长信箱、医院OA系统、市便民服务中心任务单等。四、确保畅通投诉渠道,在医院显著位置和门户网站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和联系方式。五、投诉受理接待实行“首诉负责制”,避免二次纠纷。六、建立健全投诉档案,投诉办按规定做好立卷归档,留档备查。七、坚持“三个一”:投诉办每周进行一次投诉事项通报,每月举行一次投诉事项讨论会,投诉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举行一次分析会议。八、各科室的投诉情况与科室绩效考核、职能部门效能考核、年终考核、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评先评优等相挂钩。 院部希望通过新投诉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加强医院投诉管理,规范投诉处理程序,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全院职工及科室的合法权益。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渠道 一、投诉管理部门:投诉管理办公室 二、投诉地点:行政楼底楼 三、投诉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 四、联系方式: (一)投诉电话 1.院内:0512-52706843,上级主管部门:0512-52308510 2.中午、夜间、节假日及双休日:18962307112(总值班) (二)网络投诉 1.院长信箱:yzxx@csey.com 2.医院OA 系统 (三)来信投诉: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邮编:215500 (四)其他方式:医院公共场所的意见箱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