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脑血管疾病显微外科治疗取得新突破

时间:2014-09-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及脑膜动静脉漏为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常常威胁患者生命,首选的方案是显微手术治疗。该类型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是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四级手术,由于其死亡及致残率极高,以往多转外院或请上级医院专家来会诊手术治疗。今年以来,神经外二科在广泛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脑肿瘤进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病例中的部分病例,自主进行显微手术,取得成功。目前已完成或进行的手术疾病包括大脑中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及脑膜动静脉漏(DAVF)等。

  大脑中动脉瘤病例 谷某某,男,47岁,突发头痛伴偏瘫3小时伴入院,确诊为右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我科于1月2日成功进行动脉瘤颈夹闭显微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半年后随访,患者偏瘫消失,已正常工作。

  前交通动脉瘤病例 施某某,女,59岁,突发头痛伴昏迷4小时入院,确诊为脑左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7月16日,成功进行动脉瘤颈夹闭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病情复杂危重,经历脑血管痉挛,急性脑积水,脑肿胀,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已苏醒,适当下床锻炼,准备出院。

  后交通动脉瘤病例 顾某某,女,67岁,突发头痛伴呕吐6小时伴昏迷入院,确诊为大脑左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我科于6月5日成功实施动脉瘤颈夹闭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病情危重,给予气管切开等抢救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已出院,随访病情,其恢复顺利可以生活自理。

  脑动静脉畸形病例 王某某,女,56岁,头痛伴视物不清5天入院,检查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8月15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目前病情已痊愈,不日即可出院。手术在全麻下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成功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用时4小时。手术关键是保护正常脑组织及畸形血管团,显微解剖确定其供血动脉并阻断,最后处理引流静脉,术中若稍有闪失就会导致大出血或脑肿胀威胁生命。

  脑膜动静脉漏病例 罗某某,女,45岁,自发性脑内血肿脑疝形成术后2月,确诊为左枕脑膜动静脉漏。我科于7月2日成功开展脑动静脉漏切除并供血动结扎术,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该类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已经成熟,为下一步广泛开展脑血管病显微外科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团结协作,更好地造福常熟人民。(神经外二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新投诉管理办法出台

近日,我院新公布《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办法》。文件分投诉含义及受理范围、投诉处理原则、组织领导、投诉接待与处理、质量改进与档案管理等五大章节。 与原有管理办法相比,新的投诉管理办法有如下亮点: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医院投诉管理领导小组、投诉管理办公室和各科室组成的医院三级投诉管理网络。投诉管理办公室设于纪检监察审计室,统一受理投诉。二、明确受理范围,既接受院外投诉,又接受院内投诉,欢迎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管理、医院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投诉渠道有现场投诉、意见箱、投诉电话、院长信箱、医院OA系统、市便民服务中心任务单等。四、确保畅通投诉渠道,在医院显著位置和门户网站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和联系方式。五、投诉受理接待实行“首诉负责制”,避免二次纠纷。六、建立健全投诉档案,投诉办按规定做好立卷归档,留档备查。七、坚持“三个一”:投诉办每周进行一次投诉事项通报,每月举行一次投诉事项讨论会,投诉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举行一次分析会议。八、各科室的投诉情况与科室绩效考核、职能部门效能考核、年终考核、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评先评优等相挂钩。 院部希望通过新投诉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加强医院投诉管理,规范投诉处理程序,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全院职工及科室的合法权益。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渠道 一、投诉管理部门:投诉管理办公室 二、投诉地点:行政楼底楼 三、投诉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 四、联系方式: (一)投诉电话 1.院内:0512-52706843,上级主管部门:0512-52308510 2.中午、夜间、节假日及双休日:18962307112(总值班) (二)网络投诉 1.院长信箱:yzxx@csey.com 2.医院OA 系统 (三)来信投诉: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邮编:215500 (四)其他方式:医院公共场所的意见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长很多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曲中玉
回答: 脸上长很多痣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激素水平变化、皮肤老化、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痣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黑色素细胞在皮肤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病变。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脸上长痣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或近亲面部痣较多,子女出现多发性痣的概率会明显增加。这类痣多为先天性或青少年时期出现,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部,形态规则且颜色均匀。遗传性痣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其形态变化。 2、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面部痣的数量增加。紫外线可损伤皮肤DNA,诱发黑色素细胞局部聚集。户外工作者或经常不采取防护措施晒太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日常做好防晒措施,使用防晒霜并佩戴遮阳帽。 3、激素水平变化 青春期、妊娠期或服用激素类药物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促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导致面部新痣形成或原有痣颜色加深。这种情况通常在激素水平稳定后会有所改善,但新形成的色素痣可能不会自行消退。 4、皮肤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细胞代谢减缓,黑色素细胞可能出现局部聚集现象。中老年人面部常出现散在的老年性色素痣,多呈淡褐色或黑色,直径较小且边缘清晰。这类痣属于皮肤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通常无须治疗,但需注意与老年斑等皮肤病变鉴别。 5、局部刺激 面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外伤或化学物质刺激可能导致局部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经常使用刺激性化妆品、不当护肤或皮肤反复炎症都可能诱发痣的形成。建议避免对皮肤进行过度摩擦或使用劣质化妆品,选择温和的护肤产品。 脸上长痣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需注意观察痣的变化情况。如发现痣在短期内快速增大、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伴有瘙痒或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应做好防晒,避免过度日晒,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皮肤健康。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处理面部痣,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