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江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为长三角地区享有盛名的胃病专业治疗科室,被评为“无锡市重点中医专科”。科室医技力量雄厚,教授1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生3名等,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科室掌握了,多项治疗胃病的国家专利技术,对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食管癌等难治性胃病等有独道的治疗方法,特别在胃癌晚期姑息性治疗上有最新技术,能有效缓解病人痛苦及延长病人生命。
  消化内科是无锡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病的科室。消化内科在学科带头人焦建华主任的带领下,坚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形成了一套“门诊-胃镜诊治-病区-科研”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
  消化内科是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体的特色专科,自从1992年起,渐渐发展成无锡市中医特色专病(胃病)的重点科室(2003年被无锡市评为中医重点专病),在本区域享有很高的声誉,1998年受到卫生部中医管理局领导的亲临指导并肯定了成绩。病人来源及覆盖面广,附近几十个县市,外地病人占总门诊量的50%,专科现为社区服务。门诊。病房。内镜治疗和研究室为一体的并具有一定规模,对胃癌早期病变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有医生11人,护士16人,每年完成门诊人数120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862人次,中医治疗率达100%,社区科普讲座多次,社区群众义诊500余人次,专科每年收到锦旗和感谢信100余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腹膜透析门诊开诊啦

4月15日,我市首家腹膜透析门诊在我院正式开诊,院长杨惠光为腹膜透析门诊揭牌。今后,每周二、周六上午,门诊将为腹膜透析治疗的随诊病人提供咨询、培训以及治疗指导等服务。杨惠光表示,腹膜透析门诊的设立,是肾内科近年来快速发展、顺应患者需求的必然结果,是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服务患者为宗旨的具体体现。 腹膜透析门诊由专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腹膜透析咨询、培训以及治疗指导等服务。内容包括:评估腹膜透析效果;制定和调整腹膜透析方案;指导营养膳食、血压控制、感染防治以及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等。此外,护士还将对在册的腹膜透析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每月评估情况,并根据患者存在问题开出健康护理处方,纠正日常起居误区。腹透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及实验室报告,调整透析处方。 肾内科主任胡宏介绍,假如一个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他需要每周做3次血透,每次4小时,这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多的不便。而如果选择腹膜透析,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月来门诊随访、检查一次,其它的时间可以在家里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更适合那些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血管通路难以建立等不适合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同时我院还为广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腹透液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推广腹膜透析工作,我院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现有腹膜透析患者110余人。2013年底,我院被江苏省卫生厅列为全省首批《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可及性及其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试点单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空腹血糖偏7.1怎么办
袁晓勇
回答: 空腹血糖7.1毫摩尔每升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空腹血糖偏高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干预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2、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记录血糖波动情况。可通过家用血糖仪自我监测,或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糖监测数据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 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常用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血糖偏高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可采用中药调理。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等。针灸治疗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有助于改善糖代谢。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空腹血糖偏高者应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