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干部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干部科系浙江中医药大学老年病专业研究生临床培养教育基地,是浙江省老年病重点专科,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以从事中老年性疾病治疗、预防为主,具有鲜明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科室。
  干部科带头人潘智敏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干部病区(老年病)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老年学会医学分会会长等职。干部科为浙江省重点专病专科,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3名,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硕士以上学位6名。临床诊治分别有中医内科(老年病)、心血管、神经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不同专业的专家诊治。
  干部科主要倡导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注重治疗,兼以康复,以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长寿的保健医疗体系。科室秉承近代著名临床学家杨继荪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对中老年人多虚多瘀、多病缠绵的特点及临床诊治多有发挥。在治疗上,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脂肪肝、肥胖、支气管炎、肿瘤术后康复、术后粘连、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及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中老年多发病、常发病及疑难杂症,尤其对中老年人“冬令调补”疗效显著。针对脂肪肝、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证属血瘀、痰浊、食积、脂积、气郁所致者提出了“瘀、痰、脂、食、气”的五积理论,研制成“调脂积冲剂”。对高血压病治疗首创“求本理血”理念,研制成具有降压作用的“康脉心口服液”已应用于临床。并内外兼治配合中药熏蒸疗法、运动疗法及超声、激光、生物反馈等用于康复治疗。
  干部科近十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厅级以上奖项30余项。2009年“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归抗高血压研究获200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抗高血压药“血灵”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主持著名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研究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主持的调脂积冲剂治疗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相关实验研究获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三等奖。
  干部科参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的编著,独立编著和主编了《中国百年百名名中医临床经验集??中医临床学家杨继荪》、《杨继荪临证精华》、《杨继荪治疗老年病经验》、《餐桌上的养护心脑食品》。其中《杨继荪临证精华》荣获第十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参编《中华名医特技集成》-杨继荪特技绝招;《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重求本擅理瘀的杨继荪”;《长寿的秘诀与途径》-谈中医的养生之道等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师承博士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
  干部科为促进科室发展,除综合应用医院大型仪器设备以外,逐步引进美国博适Triage荧光快速心衰/心梗检测仪、多功能心脑血管综合治疗仪、电子生物仿生神经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运动训练仪、骨质疏松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不断满足干部群体中老年病症的医疗需求,以获延年益寿之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首届华东地区胃癌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由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主办的首届“华东地区胃癌高峰论坛”于5月24日在舟山顺利召开。共有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由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组长、我院外科程向东教授担任主席并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而华东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更高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来我省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因为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因此这些成果还不能更好的惠及本地区的患者。同时,华东地区几个省比邻而居,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多共性,在胃癌防治事业上拥有广阔的交流、合作前景。 论坛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杨力教授的《胃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笑雷教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我院郭勇教授的《晚期胃癌的化疗进展》精彩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尤其是郭勇教授的报告,从肿瘤内科医生的角度对晚期胃癌化疗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激起了与会各位外科医生的极大兴趣。 此次论坛采取圆桌讨论的形式,内容新颖、讨论热烈,成为了华东地区胃癌领域高水平人才交流和探讨学术问题的重要平台,为省际医疗技术合作和交流树立良好的榜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盆腔积液怎么检查出来的
冷启刚
回答: 盆腔积液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CT或MRI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盆腔积液可能与盆腔炎、卵巢囊肿破裂、异位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判断盆腔积液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及附件区域,感知是否存在压痛、包块或波动感。若发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或宫颈举痛,可能提示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炎性渗出。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女性建议延期检查以避免感染风险。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积液位置、深度及性状。生理性积液多位于子宫直肠陷凹且深度小于3厘米,呈无回声区。病理性积液常伴分隔、絮状回声或附件区肿块,如输卵管积水表现为腊肠形无回声区。超声可鉴别卵巢囊肿破裂、黄体出血等急症,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以提高成像质量。 3、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能直视盆腔脏器并抽取积液送检,适用于病因不明或治疗无效的病例。镜下可见输卵管充血、脓苔附着提示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恶性肿瘤常伴菜花样新生物。该检查可同步进行粘连松解或囊肿切除,但需全身麻醉且有创,术后需预防感染。 4、CT或MRI检查 CT平扫可评估积液密度,增强扫描能鉴别肿瘤或脓肿,如输卵管卵巢脓肿呈环形强化。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区分出血性积液与脓液,T1加权像高信号提示陈旧性积血。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但孕妇应避免CT辐射,体内金属植入物患者禁用MRI。 5、实验室检查 抽取积液进行生化、细胞学及微生物检测可明确性质。炎性积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肿瘤性积液可找到异型细胞,结核性积液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血常规中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感染,CA125增高需警惕卵巢癌。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细菌培养需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发现盆腔积液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急性期可热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腹部按压。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阴道排液异常,须立即复诊排查感染加重或肿瘤可能。长期少量积液无伴随症状者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