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名医馆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名医馆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来充年分发挥中医特色,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以专科专病为特色,取得了一定进展。科室现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医师2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3名,国家级名中医1名,杭州市名中医4名,浙江中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临床及科研人才梯队。近年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浙江省及杭州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多篇,获省医药、中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多项。科室的发展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专科专病为优势,已为众多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目前有中西医结合关节病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蜂疗专科、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心脑血管病专科、中医亚健康专科、中医妇科。
  名医馆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种疾病,运用辨证与辨病、内治与外治、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等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银屑病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尤其对中医药治疗风湿关节病的减毒增效、稳定病情作用及风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深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等,尤其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同时,使用中药调节机体机能,改善内环境,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并减少贺普丁引起的变异及停药后复发具有较深的研究。运用蜂针疗法治疗多种关节病、哮喘、过敏性鼻炎、中风后遗症、各类神经痛、神经炎等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疾患、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开展了中医“治未病”的研究,在中医药调治亚健康取得了良好疗效。同时开展冬病夏治、冬令膏方进补、反季膏方调治等临床治疗项目。
  名医馆中西医结合关节病专科现有高级职称2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长期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近年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专著1部,在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科研课题6项,获浙江省医药卫生、中医药科技创新奖2项。
  名医馆临床采用辨证与辨病、内治与外治、中药、蜂疗与西药相结合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尤其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减毒增效、稳定病情作用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深的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生活中的中医药??看似简易,字字真经的中医启蒙书

2014年1月19日,由何革院长主编的《生活中的中医药》首发式在浙江饭店顺利召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杭州市卫生局孙雍容副局长、原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傅学铨会长为新书揭牌。 《生活中的中医药》由浙江省卫计委张平副主任、杭州市卫生局滕建荣局长写序,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养生•道”、“中药•效”、“疾病•疗”、“情志•调”、“食疗•补”、“误区•绕”六个章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解读中医中药知识内涵,讲述中医药养生知识与保健理念。从中医药的预防保健(治未病)开始,由浅入深的漫谈中医药,使中医药科普的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达到高度统一,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走进中医药这一神奇的殿堂,感悟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并能运用其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保健,以及对日常疾病的了解,进而将中医的养生与保健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本书在各大书店及医院小卖部均有销售,随书附赠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纪念邮册一份,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周小凤
回答: 小孩子反复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中暑、川崎病等因素有关。反复发烧通常表现为体温波动超过3天,伴随食欲减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感染是儿童反复发烧的常见原因,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辅助退热,同时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脱水表现。 2、细菌感染 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等细菌感染会导致持续性发热,可能伴有耳痛、呼吸急促等表现。确诊需通过血常规或病原学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完整用药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3、免疫系统异常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周期性发热,通常伴随关节肿胀或晨僵。此类情况需进行抗核抗体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萘普生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温和关节症状变化。 4、中暑 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表现为反复低热伴头痛、恶心。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可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若6小时内未缓解需就医排除热射病可能。 5、川崎病 该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征为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草莓舌、淋巴结肿大。确诊需心脏彩超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受累,治疗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发病2周内是干预关键期,家长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曲线和伴随症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米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上升期避免过度包裹,退热期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恢复期可进行温水擦浴促进散热,但禁止酒精擦拭。若发热间隔缩短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性发热。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