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及头颈外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咽喉科门诊开设于1988年,于2003年正式建科并增设了病房。耳鼻咽喉科门诊为全省唯一专门诊断及治疗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专科,每年前来就诊的患儿众多,年均达4万人次以上。耳鼻咽喉科门诊拥有一支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技术熟练精湛的专业队伍,现共有医生8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具有硕士2人,在读博士1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在省内率先引进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rt,PWS)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今年2月,我院康复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且通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发现,患儿的下肢肌力、异常步态及姿势得到了显著改善。 脑瘫患儿的步行训练一直是儿童康复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尽早的实现独立行走也是脑瘫患儿最重要的康复目的。作为脑瘫患儿重要康复治疗方法之一的减重步行训练,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脊髓中枢模式激动源理论(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 ,是指运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负重减少,提高其步行能力,再配合运动平板进行训练。 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后,我院挑选脑瘫、脊髓炎及股骨骨折恢复期的患儿近80名,并根据病情制定以PWS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与传统的康复治疗对比发现,减重步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股二头肌活动增加,还能提早介入患儿下肢的运动康复,利于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的改善,同时因其便捷和自由,受到广大患儿及家属的青睐。 减重步态训练仪的使用,体现了我院康复科与时俱进,为提高患儿康复水平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康复科将继续学习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而不断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膝盖磨破皮怎么处理
聂小娟
回答: 膝盖磨破皮可通过清洁伤口、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包扎保护、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膝盖磨破皮通常由摩擦损伤、外力撞击、皮肤干燥、炎症反应、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 膝盖磨破皮后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垢和异物。避免使用酒精或双氧水直接冲洗,可能刺激伤口延缓愈合。冲洗时动作轻柔,防止二次损伤。若伤口附着泥沙等难以清除的杂质,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辅助清理。清洁后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水分。 2、消毒处理 清洁后的伤口需进行消毒,可选用碘伏溶液或苯扎氯铵溶液等温和消毒剂。将消毒剂涂抹于伤口及周围皮肤,范围超过破损边缘2厘米。避免使用碘酊等含酒精成分的消毒剂,可能引起刺痛并损伤暴露的真皮层。消毒时从伤口中心向外周环形涂抹,防止将外围细菌带入伤口。 3、涂抹药膏 消毒后可涂抹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药膏应均匀覆盖整个创面,厚度约1毫米。对于渗出液较多的伤口,可选用含氧化锌成分的护创膏。每日换药1-2次,每次换药前需先清洁伤口。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4、包扎保护 涂抹药膏后需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可选用透气性好的纱布或专用伤口敷贴。包扎时松紧适度,既要固定敷料又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关节部位可使用弹性网套固定敷料。若伤口在易摩擦部位,可加厚敷料或使用硅胶护垫缓冲压力。每日检查包扎情况,敷料渗湿或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5、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避免伤口接触污水、泥土等污染物。洗澡时可用防水敷贴保护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增多、化脓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密切监测伤口变化。愈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再次受损。 膝盖磨破皮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强行撕脱结痂。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避免长时间跪姿或过度屈膝动作。若伤口较深、面积较大或3-5天内无好转迹象,建议及时至外科或皮肤科就诊。恢复期间注意观察伤口周围皮肤变化,防止发生接触性皮炎等并发症。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