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内科 (共2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在五十年代建院起就建立了,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83年筹建监护中心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和儿科重症监护中心(PICU),PICU现已并入急诊科。1996年医院正式成立新生儿科,1998年,新生儿科被卫生厅确定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本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有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2名,博士5 名,硕士8 名;科室还拥有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专业护理人员50余人。
  新生儿科目前共设两个病区――NICU及新生儿病区。每年收治的新生儿数约4000人次。NICU病区共有床位35张。对各种高难度危重病人如各类严重呼吸衰竭、重症肺透明膜病、持续肺动脉高压、严重胎粪吸入综合征等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及良好治疗效果。病区配备各种高档常频及高频呼吸机,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及一氧化氮吸入疗法。超、极低体重儿存活率>87%,最低存活者体重为650g。新生儿病区拥有约90张床位,分普通病室及呼吸道隔离室、消化道隔离室。每个病室有单独的淋浴室,同时配备中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本科室配备心肺监护仪、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空氧混合头罩等设备,每张床均配备输液泵。能开展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症及危重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抚触等诊疗技术。
  新生儿科已连续5年承担国家继续教育项目。NICU作为新生儿监护的培训中心为院内培养NICU人员50余人,为省内及国内培养NICU人员100余人;新生儿科每年还接收十余名来自省内外的新生儿专科医师进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在省内率先引进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rt,PWS)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今年2月,我院康复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且通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发现,患儿的下肢肌力、异常步态及姿势得到了显著改善。 脑瘫患儿的步行训练一直是儿童康复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尽早的实现独立行走也是脑瘫患儿最重要的康复目的。作为脑瘫患儿重要康复治疗方法之一的减重步行训练,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脊髓中枢模式激动源理论(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 ,是指运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负重减少,提高其步行能力,再配合运动平板进行训练。 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后,我院挑选脑瘫、脊髓炎及股骨骨折恢复期的患儿近80名,并根据病情制定以PWS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与传统的康复治疗对比发现,减重步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股二头肌活动增加,还能提早介入患儿下肢的运动康复,利于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的改善,同时因其便捷和自由,受到广大患儿及家属的青睐。 减重步态训练仪的使用,体现了我院康复科与时俱进,为提高患儿康复水平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康复科将继续学习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而不断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