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耳鼻喉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有医师10人,其中正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学士学位4人。
  目前除开展了常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外,还开展了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科治疗、鼓室成型、鼻成型术,以及耳鼻喉科所涉及范围的良恶性肿瘤切除、颈廓清等手术,开展了变态反应专业;同时结合北京天坛医院特点,开展了与神经外科有关的诊疗技术,其中,鞍膈下穿刺诊断蝶鞍区占位性病变,介入性放射学引导下经鼻活检诊断治疗蝶窦垂体区占位性病变曾获得北京市卫生局技术改进二等奖。2003年,医院为了更好的发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科学优势,特引进耳鼻咽喉学硕士、神经外科学博士刘丕楠担任耳鼻咽喉科主任,并创建以主治颅内外沟通性肿瘤为特色的神经外科九病区,使耳鼻咽喉科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在耳神经外科、鼻神经外科,特别是在复杂颅底病变的治疗上获得了可喜的的成绩,成为集医、教、研、防于一身的三级甲等医院学科。
  教学情况:耳鼻喉科目前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及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教学任务,承担北京天坛医院护校的理论授课及课间见习任务。
  科研及论文
  2000年以后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2篇,其中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4篇,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7篇,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5篇,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篇,其它5篇。
  学科特色
  本科室的特色为耳鼻咽喉科与神经科交界性疾病的治疗,如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经鼻腔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鞍区、斜坡、颅底肿瘤;鼻内镜下经鼻腔修补脑脊液鼻漏脑膜脑膨出;内镜下经鼻腔视神经减压等。神经耳科学是本科室另一特色,主要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第VII、VIII颅神经(即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颞骨、小脑脑桥角区域疾病,最为常见的即:前庭外周性眩晕疾病、面神经疾病、后组颅神经疾病、颞骨-侧颅底外科疾病的内、外科治疗、功能康复治疗等。耳神经-侧颅底外科学是神经耳科学的外科治疗分支,主要包括面神经手术、眩晕手术、侧颅底外科、后组颅神经功能重建、听神经瘤手术、颈静脉球体瘤手术以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等。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科具备成熟的耳神经-侧颅底外科技术,开展面神经疾病、眩晕、颞骨外科、后组颅神经功能重建、侧颅底等疾病外科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耳鼻喉科也是北京市最早开展耳鼻咽喉变态反应疾病(过敏性鼻炎)诊断与治疗的医疗单位之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首次完成高难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大多数患者是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由于药物治疗存在成功率低、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痛苦小、微创、可以根治疾病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短,1-3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对于室上速、房速、房扑、室早以及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对于房颤、器质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采用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医院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心血管内科今年申报的新技术项目,即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经正式启动。心血管内科成立了以博士后林涛医师为组长的心脏电生理专业团队,在我院首次开展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完成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这7例患者包括室上速2例,室早1例,房扑2例,界棘房速1例,房室结双径合并房扑1例。这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3天康复出院。心血管内科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的诊治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能够跟上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技术,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也为未来学科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