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老年睡眠研究室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老年睡眠研究室设在十病区,以心理障碍、睡眠障碍为诊治、研究方向。

随着专业分科日益细化和老年人患心理障碍、睡眠障碍问题的日益突出,结合十病区人才结构和工作基础,医院正式将十病区定位为以老年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为主,并成立了老年睡眠研究室,由十病区主任赵明学兼任。

十病区主要收治老年期神经症、老年期睡眠障碍、老年期精神分裂症、老年期情感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早期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老年期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等疾病。本病区有医师5名、护士13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设有大小病房12间,统一配置护工或家属自带保姆,负责病人的日常生活照顾。

本病区针对老年患者的疾病,结合老年患者心理、生理的特点,本病区除了药物治疗(必要的精神药物、促大脑代谢药、脑血管功能改善药)外,还开展了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低频脉冲治疗、慢性小脑电刺激治疗、作业疗法、中药熏蒸治疗、气压治疗、推拿治疗等,以全面缓解老年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

专家介绍:

赵明学,十病区科主任,老年睡眠障碍研究室主任,九三西湖区二支社主委,西湖区特聘政协委员,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和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曾先后在本院精神科女病区、门诊、老年精神科病区工作。专长于临床精神病学、临床精神药理学、抑郁焦虑障碍、认知功能研究、心理咨询、老年期心理、老年睡眠和精神障碍等。对老年睡眠障碍、躯体化症状及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血管性痴呆、卒中后抑郁等)、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癔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周四下午老年睡眠障碍门诊(专家)

每周四上午精神科门诊(专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