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我院将新开院外心理咨询门诊部

时间:2014-01-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将于下周一(1月13日)新开院外心理咨询门诊部,位于文一路193号(文一路与教工路交叉)。是杭州市首家以精神心理卫生医疗机构为背景的心理咨询门诊部。内设杭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杭州市心理咨询中心、浙江省老年心理康复中心、儿童心理分中心、健康中国——全国抑郁症及睡眠障碍促进项目教育基地等。

  主要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睡眠调理、焦虑抑郁诊治、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专家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配备标准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结合专业的心理测验,开展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沙盘治疗、脑电治疗、脑波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方面、全方位为您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心理咨询与治疗范围:

  l心理亚健康问题:心累、脑疲劳、记忆力下降、容易走神、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懒散、无兴趣。

  l性格问题:自卑、孤僻、敏感多疑、人格障碍等。

  l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社交恐惧等。

  l婚姻、家庭问题:婚前心理辅导、婚姻关系调适情感咨询、亲子教育、青春期交往等。

  l职场问题:职场压力大、办事拖拉、职场关系紧张、职业选择纠结、职业变动不适应等。

  l儿童心理问题:学习障碍、考试焦虑、厌学、多动、抽动、自闭、夜惊、无故哭闹、恐惧等。

  l女性心理调试:孕期前后心理调节、更年期心理疏导等。

  l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的心理调节。

  l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和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

  l创伤心理辅导:经历创伤事件(如经历灾难、目睹意外、亲人离去、失恋、受到失败打击等)后,出现害怕、无助、恐惧、不安全、被背弃感。

  l个人心理分析及成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