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科于2002年3月成立,科室现有9位热衷于肿瘤事业的医生,其中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有6名医生曾分别赴全国几大医院的肿瘤科或化疗科进修深造,掌握了国内治疗肿瘤的最新、最有效的方法。肿瘤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胃癌前病变有独到的疗效,对鼻咽癌、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等急性肿瘤进行正规化疗及恶性肿瘤手术、化疗、放疗、激光等治疗后的康复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肿瘤科还与上海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医一院等几大医院的肿瘤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聘请他们为医学顾问,有疑难病情随时讨论、研究,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肿瘤病区环境幽静,病房舒适,设有2人房和4人房,每个房间均有中央空调、电视机、电话机、卫生间等设施。开展的技术项目:对鼻咽癌、喉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胆管癌、胰腺癌、大肠癌、卵巢癌、膀胱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病人予以正规化疗,同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起到增敏增效、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对不能手术、放、化疗的晚期癌症病人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控制肿瘤的进展,减少痛苦,延长生命。接受手术、放疗后的肿瘤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理,使因手术、放疗造成的虚损与功能失调得以改善和恢复,防止肿瘤复发、转移。与放射科、特检科联合开展肺、肝、淋巴结等穿刺活检。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正确指导每位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对行动不便的病人或出院在家的病人定期予以随访。随时为肿瘤患者提供心理、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咨询。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应用鞘内吗啡泵治疗顽固性癌痛

     开展科室:麻醉科 推荐人: 科副主任 张华 科室呼声:希望广大的兄弟科室能够与麻醉科合作,为更多的疼痛病人解除病痛。 4月3日,我院麻醉科疼痛治疗中心为一位顽固性、重度疼痛患者成功施行鞘内埋入式吗啡泵植入术。这一新技术的开展,为那些经药物、物理及心理等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重度疼痛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案例: 患者张某,1年前做过膀胱癌手术,现在会阴区疼痛难忍,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予以口服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症止痛治疗,每天仍需注射4只曲马多和杜冷丁,按癌痛 “三阶梯” 治疗已用到了最强效镇痛药而疼痛控制欠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经常在7分以上。经我院疼痛治疗中心多位医师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建议患者接受鞘内埋入式吗啡植入术镇痛,因为手术后用药直接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这样可以用极少量的止痛药就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经疼痛中心张华副主任详细耐心解释后,患者及家人欣然接受治疗方案,手术当天,我们采用经皮穿刺技术把精细导管置进蛛网膜下腔,在DSA引导下将导管精确安放在脊神经周围。然后,在患者前腹壁行约一点五公分的微小切口,把约一块钱硬币大小的吗啡泵储药盒通过整形皮瓣埋入皮下,通过皮下隧道将其与蛛网膜下腔导管连接。整个麻醉与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用时约45分钟,手术当日和次日就停用了全部静脉及口服止痛药。 背景: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癌症病人超过1000万,其中51-62%的病人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疼痛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主要遵循国际标准的“三阶梯”治疗原则。但是国内的疼痛事业的起步相对较晚,有许多医生对疼痛的认识不足,更难说驾驭重度的癌症疼痛了。鞘内应用吗啡镇痛是一种经典的镇痛治疗方法,很小药物剂量即可产生很强的镇痛作用,是口服给药吗啡剂量的1/300到1/1000,静脉给药剂量的1/100,因剂量小故吗啡的副作用也很小。最适合应用于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尤其是有全身转移、其他给药途径均镇痛效果不满意的患者,被称为癌痛的“第四阶梯治疗”。主要适应症为药物无法控制的癌痛且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就可以使用。 适应人群: 主要针对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的镇痛。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