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应用鞘内吗啡泵治疗顽固性癌痛

     开展科室:麻醉科 推荐人: 科副主任 张华 科室呼声:希望广大的兄弟科室能够与麻醉科合作,为更多的疼痛病人解除病痛。 4月3日,我院麻醉科疼痛治疗中心为一位顽固性、重度疼痛患者成功施行鞘内埋入式吗啡泵植入术。这一新技术的开展,为那些经药物、物理及心理等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重度疼痛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案例: 患者张某,1年前做过膀胱癌手术,现在会阴区疼痛难忍,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予以口服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症止痛治疗,每天仍需注射4只曲马多和杜冷丁,按癌痛 “三阶梯” 治疗已用到了最强效镇痛药而疼痛控制欠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经常在7分以上。经我院疼痛治疗中心多位医师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建议患者接受鞘内埋入式吗啡植入术镇痛,因为手术后用药直接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这样可以用极少量的止痛药就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经疼痛中心张华副主任详细耐心解释后,患者及家人欣然接受治疗方案,手术当天,我们采用经皮穿刺技术把精细导管置进蛛网膜下腔,在DSA引导下将导管精确安放在脊神经周围。然后,在患者前腹壁行约一点五公分的微小切口,把约一块钱硬币大小的吗啡泵储药盒通过整形皮瓣埋入皮下,通过皮下隧道将其与蛛网膜下腔导管连接。整个麻醉与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用时约45分钟,手术当日和次日就停用了全部静脉及口服止痛药。 背景: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癌症病人超过1000万,其中51-62%的病人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疼痛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主要遵循国际标准的“三阶梯”治疗原则。但是国内的疼痛事业的起步相对较晚,有许多医生对疼痛的认识不足,更难说驾驭重度的癌症疼痛了。鞘内应用吗啡镇痛是一种经典的镇痛治疗方法,很小药物剂量即可产生很强的镇痛作用,是口服给药吗啡剂量的1/300到1/1000,静脉给药剂量的1/100,因剂量小故吗啡的副作用也很小。最适合应用于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尤其是有全身转移、其他给药途径均镇痛效果不满意的患者,被称为癌痛的“第四阶梯治疗”。主要适应症为药物无法控制的癌痛且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就可以使用。 适应人群: 主要针对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的镇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年轻人心衰怎么办
龚新宇
回答: 年轻人心衰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年轻人心衰通常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体重超重者需逐步减重,避免短时间内体重波动过大。 2、药物治疗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心脏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初期可在医院监护下进行,后期可转为家庭训练。训练强度需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年轻心衰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5、定期随访 年轻心衰患者需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指标。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通常每1-3个月一次。随访时需向医生详细汇报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规范的随访管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年轻人心衰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空腹称重,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根据心功能状况调整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