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师2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7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3名,具硕士、博士学位10人,主管技师和护理人员25名。目前包括临床、冠心病介入、起搏电生理、心脏超声、心电图室、心脏专用导管室,心血管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部门,拥有心脏专科病床68张,每年专科门诊约近20000名人次,出院约2000人次,病种齐全,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心血管临床仪器及设备,能开展各种成人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跳呼吸骤停、顽固性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夹层、暴发性重症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高脂血症的个体化治疗和其他复杂、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先进行列,在省内享有盛誉。每年开展冠状动脉经皮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急性冠状综合症的紧急介入治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安装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主动脉夹层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等介入诊断和治疗千例,为省领先医院之一。近3年新立省、市科研课题近6项,获得研究经费120万。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9篇;获各种奖11项;成功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2期,每年带教学生近150余人,授课近60学时,每年培养进修生10名,现有研究生1人,在宁波市居领先地位。

心血管内科医疗特色有冠心病介入检查和治疗: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其适应症的掌握和冠心病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的效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千余例均获成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抗心律失常起搏治疗(ICD)等。心脏起搏治疗:每年完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百例,成功植入AAI、VVI、DDD、ICD型起搏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门从事心脏起搏器治疗技术。先心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已达国内领先水平。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心肌活检术,ICD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经食道多平面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内科常见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风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脏病、先心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三维非接触心脏电生理激动标测系统开展房颤的消融治疗。开展HLA配型,微生物DNA的定量检测,组织器官储备功能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冠状动脉灌流心室肌组织块跨壁单细胞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的电生理模型的建立。开展肿瘤基因的检测、遗传性心脏病的基因筛查、突变基因的功能研究及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争取成立遗传性心脏病的基因筛查中心。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计算机仿真研究。

KC突变基因的功能分析及药物效果评估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想大便的感觉
黄玉红
回答: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伴随想大便的感觉通常是痛经或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盆腔充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诱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直肠区域,产生排便感。伴随症状包括腰骶部酸胀、恶心等。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下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2、盆腔充血综合征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使直肠周围压力增加,产生里急后重感。典型表现为晨起症状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坠胀。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采用膝胸卧位缓解压迫,严重时需就医排除静脉曲张。 3、肠易激综合征 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肠道敏感,出现腹痛伴排便冲动但实际无便或排便不畅。症状多在进食后明显,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直肠子宫陷凹时,月经期病灶充血会刺激直肠,产生剧烈坠痛和频繁便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选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病灶切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月经期组织水肿加重牵扯痛。常见于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急性期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月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刺激肠道。每日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摩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紧张。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作概率。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