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放射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放射科现有医务人员65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4人,医师8人,主管技师5人、技师2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

科内分为普通放射、CT、MRI、介入、碎石5个专业组。CT、MRI、介入人员按要求参加培训,目前有CT医师上岗证11人、MRI医师上岗证17人、CT技师上岗证6人、MRI技师上岗证6人、DSA技术上岗证2本、乳腺技术上岗证2本。

放射科诊疗设备

拥有MRI 3台,浙东地区唯一的1台3.0TMRI,GE双梯度1.5T MRI、西门子1.0T MRI、飞利浦Brilliance16层螺旋CT 3台、飞利浦大平板DSA 1台。美国Hologic数字乳腺机1台、西门子口腔全景机1台。岛津数字胃肠机1台。飞利浦DR摄片机3台、岛津800MA摄片机1台、岛津500MA摄片机2台。岛津LU125床边机2台、西门子长颈鹿床边机1台、飞利浦P300床边机1台。NE-VC体外振波碎石机1台。AGFA5500干式打印机4台。

医院装备了宁波明天国际有限公司的PACS系统,包含了放射、超声、内镜、病理等信息资料共享。

放射科管理

放射科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科主任对常规X线、CT、MRI、DSA、碎石等诊断与治疗的统一领导。医技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转。

建立健全了科主任主持下的X线、CT、MRI、DSA每天重点病例综合读片制度。每周1次技术读片。每半个月举行1次影像与手术、病理反馈会议。健全了机器设备专人负责和维修保养制度。

科内设有科研教学秘书,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制订进修、实习教学及在职培训计划。科室每年承担本科、专科、中专及进修人员培养30余名。

业务项目开展

开展全身各种部位的普通透视、摄影、乳腺摄影、口腔全景、CT、MRI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开展心脑血管、四肢及胸腹血管诊断和治疗造影,胆囊、胆道造影,消化道造影,小肠插管造影,泌尿道造影,乳腺导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胸膜腔造影等。做到当日病人当日检查,受到患者好评,得到上级的肯定。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控

科室设有专人负责室内与室间质控。定期对洗片机检查、保养。机房设有曝光条件和机器操作规程,有摄片记录和摄片折签名。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审核签名。CT、MRI增强检查有造影剂名称、数量记录。每年度按照规定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质控检查。X线、CT、MRI、DSA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94%以上。每年省放射质控检查均在90分以上,位于全省前列。

近年来,科室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多进步,获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1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1项;2005-2006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2007-2008年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项,荣获国家专利(ZL00259531-1)1项,目前已被全国二百余家医院所接受使用。宁波市级立项课题4项。200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一级杂志6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导致高脂血症的原因
郝盼盼
回答: 高脂血症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患者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血脂异常,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可能发病。治疗需结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片进行干预。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习惯会干扰脂质代谢。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直接提升甘油三酯水平,而久坐不动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刺激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中,约60%伴有血脂异常。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脂谱,建议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配合快走、游泳等运动逐步减重。 4、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分解增加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继而合成过多甘油三酯。2型患者常见混合型高脂血症,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除控制血糖外,可选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昔莫司胶囊等调节血脂。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延缓胆固醇清除。患者总胆固醇可升高30%-50%,同时伴有乏力、怕冷等症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甲减后,多数患者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 预防高脂血症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每日不超过总热量10%,优先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定期检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已有血脂异常者每3-6个月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