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血液肿瘤内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肿瘤内科成立于2000年7月,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目前占有床位数共计44张,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无菌层流床2张。现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1名,硕士4名)。年平均门诊量3000余人次,住院病人700余人次。在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尤其是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各类贫血等。近五年来,承担市级科研项目4项,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内科学”、“浙江临床医学”、“现代实用医学”等医学刊物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血液肿瘤内科医疗特色:恶性淋巴瘤:针对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对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白血病综合诊治:常规开展白血病MICM分型(形态学、 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使得急、慢性白血病诊断准确率提高,急性白血病初治缓解率达70%以上,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维甲酸、亚砷酸等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可进行自体和异基因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细胞治疗性单采治疗血液病:予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用以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内科治疗:恶性肿瘤除了手术治疗外,内科治疗也很重要,尤其是规范化的内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具体包括根据临床指南进行化疗前评估,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剂量的调整,化疗并发症的防治,肿瘤的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如肝癌采用介入化疗,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予CD20单抗(美罗华)联合化疗,晚期肺癌予易瑞沙治疗等均取得明显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导致高脂血症的原因
郝盼盼
回答: 高脂血症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患者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血脂异常,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可能发病。治疗需结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片进行干预。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习惯会干扰脂质代谢。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直接提升甘油三酯水平,而久坐不动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刺激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中,约60%伴有血脂异常。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脂谱,建议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配合快走、游泳等运动逐步减重。 4、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分解增加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继而合成过多甘油三酯。2型患者常见混合型高脂血症,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除控制血糖外,可选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昔莫司胶囊等调节血脂。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延缓胆固醇清除。患者总胆固醇可升高30%-50%,同时伴有乏力、怕冷等症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甲减后,多数患者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 预防高脂血症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每日不超过总热量10%,优先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定期检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已有血脂异常者每3-6个月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