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血液肿瘤内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肿瘤内科成立于2000年7月,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目前占有床位数共计44张,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无菌层流床2张。现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1名,硕士4名)。年平均门诊量3000余人次,住院病人700余人次。在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尤其是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各类贫血等。近五年来,承担市级科研项目4项,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内科学”、“浙江临床医学”、“现代实用医学”等医学刊物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血液肿瘤内科医疗特色:恶性淋巴瘤:针对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对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白血病综合诊治:常规开展白血病MICM分型(形态学、 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使得急、慢性白血病诊断准确率提高,急性白血病初治缓解率达70%以上,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维甲酸、亚砷酸等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可进行自体和异基因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细胞治疗性单采治疗血液病:予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用以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内科治疗:恶性肿瘤除了手术治疗外,内科治疗也很重要,尤其是规范化的内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具体包括根据临床指南进行化疗前评估,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剂量的调整,化疗并发症的防治,肿瘤的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如肝癌采用介入化疗,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予CD20单抗(美罗华)联合化疗,晚期肺癌予易瑞沙治疗等均取得明显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