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内分泌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现有床位25张,医师11位,其中高级职称2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双学士学位1人。该科于2006年3月成立,现任科主任为马丽娜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的医疗宗旨是让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治疗。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尽力解决病人本次住院或门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病情及经济能力提供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即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耐心地告诉患者或家属有关的病情、检查结果、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疾病,学会自我管理疾病,从而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本院除开设内分泌专家、专科门诊外,还设有营养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甲状腺专科门诊和骨质疏松门诊。

内分泌科[医疗特色]:让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治疗。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对每个住院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包括血糖评估、胰岛功能评估、并发症评估和合并症评估。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及经济能力提供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即个体化治疗。同时通过各级查房、个别教育及小组讲课等形式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优质的团队服务,除了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医师外,还有糖尿病专职营养师、糖尿病教育高级护理师以及眼科、骨科、心内科医师等配合治疗。本科对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甲状腺疾病:为甲亢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同位素治疗或手术治疗。此外对甲减、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以及甲亢性突眼、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的诊治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分泌科[诊疗范围]:各种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等)、IGT、甲状腺疾病(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突眼、甲状腺危象、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脑垂体病(垂体瘤、垂体危象、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征)、尿崩症、高泌乳素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甲状旁腺疾病、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肥胖症、低钾血症、低血糖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导致高脂血症的原因
郝盼盼
回答: 高脂血症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患者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血脂异常,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可能发病。治疗需结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片进行干预。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习惯会干扰脂质代谢。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直接提升甘油三酯水平,而久坐不动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刺激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中,约60%伴有血脂异常。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脂谱,建议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配合快走、游泳等运动逐步减重。 4、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分解增加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继而合成过多甘油三酯。2型患者常见混合型高脂血症,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除控制血糖外,可选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昔莫司胶囊等调节血脂。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延缓胆固醇清除。患者总胆固醇可升高30%-50%,同时伴有乏力、怕冷等症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甲减后,多数患者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 预防高脂血症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每日不超过总热量10%,优先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定期检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已有血脂异常者每3-6个月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