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包括消化内科病房(拥有37张病床)、消化内镜中心和消化专科门诊三部分。现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1人,主治医师4人,医学梯队设置合理,学科后备力量强。内镜中心共有5个内镜检查和手术治疗室,配备有先进的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省内第一台富士能光学变焦放大电子胃镜及德国爱博氩离子刀等多种内镜下治疗设备。对消化系统各种危重、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胆结石、消化道早期良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一整套规范化经验。配合外科进行术中内镜检查和治疗,开展跨系统、跨学科的技术合作。现任科主任陈振华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5年制本科,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工作近20年,为省级肝病委员会委员。2004年经人才引进前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颇丰,获省、部、厅级奖多项。在其带领下科室将逐步发展为一个设置合理、设备先进、技术领先、运转科学规范的学科。
  消化内科病房:位于医院5栋6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优良,每间病房配备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
  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位于门诊楼二楼(1栋2楼),拥有舒适的候诊大厅、 现代化诊疗间及独立的小儿内镜检查室。
  消化内科专家专科门诊:位于门诊楼二楼。
  消化科部分优势技术项目:
  ERCP技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切开取石术、胰胆管扩张、引流等。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硬化、套扎治疗术。
  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植入术。
  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下治疗术。
  放大色素内窥镜检查术,黏膜剥离切除术,早期癌诊断和治疗。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内镜下治疗术。
  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治疗术,包括注射法、喷洒法、金属夹、尼龙圈、电凝,氩离子凝固术等。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术。
  内镜下小肠置管术及胃造瘘术。
  胃幽门螺杆菌(HP)分离培养药敏试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首个胃肠肿瘤MDT团队成立

近日,由我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放射科、肿瘤放化疗科、病理科等各学科临床一线专家为核心组成的诊疗团队(以下简称“胃肠肿瘤MDT团队”)正式成立。据医务管理处副主任林文辉介绍,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疗已成为现代化胃肠肿瘤治疗趋势,我院为了给胃肠肿瘤患者制定最合理和有效的个体化胃肠肿瘤诊疗方案,特组建了胃肠肿瘤MDT。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科领域越分越细,专科技术越来越精,患者可以得到最新、最先进、最小创伤的治疗,但同时人体也被划分为了不同的“碎片”,各个不同专业的医生,都固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被忽略。为避免单学科、单系统诊治疑难复杂病症的局限性,医院推出了MDT的诊疗模式。MDT模式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整合、集中的诊疗,会诊专家在全面评估疾病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治疗意见,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 胃肠肿瘤MDT团队以院长助理郑志坚为组长,外科中心胃肠外科病区主任陈国富为组组长,由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放射科、肿瘤放化疗科、病理科等科室的19位专家组成。患者入院后,将组织MDT成员进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并实施。 “任何单科医生不论知识面多广,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诊断治疗,多学科联合诊治是大势所趋。”郑志坚表示,开展MDT会带动整个团队、各个学科的提高,从而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教学水平甚至科研水平的提高,这将为医院后续发展提供后劲。他要求MDT团队要遵循“促进学科发展、完善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方案、满足病人需求”的原则,充分体现发扬我院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在疑难病、复杂病诊治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学科群的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11个月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11个月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时,家长需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苹果泥等。避免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 2、补充水分 拉肚子容易导致宝宝脱水,家长需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给宝宝喝含糖饮料或果汁,以免加重腹泻。 3、热敷腹部 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腹部,或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温度不宜过高。热敷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不适。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如果哭闹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热敷。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0-15分钟即可。 4、使用益生菌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服用益生菌时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物。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拉肚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精神差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或建议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对于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腹泻好转后,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定期消毒奶瓶和餐具。如果宝宝反复出现腹泻或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等潜在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