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胸外科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组建心胸外科,是一个以心胸外科临床医学为主,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目前拥有一个病区,51张床位,年住院病人1500余人次,手术人次 500台左右,收治肺癌、食道癌、心脏病等病患,系绍兴市心脏病学科临床、教学与科研中心。在编临床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1名、硕士1名、研究生5名。
  心胸外科学术地位: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近年来已在《欧洲心胸外科学杂志》、《中华心胸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创伤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二等奖多次,绍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多次。并于2010年创建绍兴市心胸外科学会。
  心胸外科特色:以常见心胸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变、肺癌、食道癌、气胸、纵隔肿瘤,严重胸外伤等诊断和治疗为基础,以治疗肺、食管恶性肿瘤及微创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诊治多种国内罕见的疑难病例。八十年代开展市首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90年代后期在我市率先开展胸腔镜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004年开始开展大血管手术,2005年始开展冠脉搭桥手术,取得良好疗效。开展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
  心胸外科研究方向: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或新的化疗组合方案提高恶性肿瘤的完全缓解率;开胸手术中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沿海地区常吃海鲜 就不需要补碘了吗?

“小时候老听妈妈讲,碘盐一定要快起锅时才能放,不然碘就挥发了,没用了。过了十来年,怎么就变成了怕碘,恨不得它蒸发了……”一位市民的感慨,道出了当前不少人的困惑。 我们绍兴作为沿海地区,大家常吃富含碘的海产品,那还要不要接着补碘?日前,在全国第2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之际,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陈巍主任医师应邀来到绍兴图书馆,为近100位热心市民作了一堂题为“碘缺乏与甲状腺疾病”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医师运用典型的案例,从碘的重要性、碘缺乏病(idd)的含义、idd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碘盐等方面,向市民作了详细讲解。陈医师指出,生活中补碘最好方法是食用碘盐。由于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高发,使不少人有了“碘恐惧”。其实,广大市民对甲状腺结节应该有正确认识,因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也属于高发人群。另外,眼下市民中存在较普遍的误区“沿海地区的人们常吃海产品,不需要补充碘盐”,这种认识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沿海地区也有部分人群饮食中缺碘,有些特定人群也需要加强补碘。 据了解,碘缺乏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从一个疾病问题上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购买碘盐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要辨认清楚,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平时要妥善保存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应坚持食用碘盐,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对碘的需要量大,必须食用碘盐以保证人体碘的适宜供给。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