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

康复中心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中心是全市最早成立的专业的医疗康复部门,目前为浙江省二家工伤康复试点单位之一,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名科(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下设中西医结合康复病区、康复治疗区、高压氧舱、康复门诊及针灸、推拿门诊。现有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护士等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硕士5人。中心设有2500平米的专业治疗用房,包括运动疗法室、理疗室、作业疗法室、言语治疗室、水疗室、心理治疗室、中医康复治疗室、矫形器支具制作安装室和功能评定室等;拥有众多先进的国内外康复评定和治疗专用设备;及十四座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学科在诊治范围、评定手段、治疗技术等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在省内外均有一定知名度,并承担着省内外多所高校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其中移动式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超早期康复、运用表面肌电进行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分析等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康复中心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近3年学科承担厅、市级计划项目多项,并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获得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次。近3年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篇,主持省级继教项目3项,主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0余项。学科有9人在省级专业委员会担任委员以上职务。
  康复中心脑卒中、脑外伤康复,并以移动性卒中单元为模式开展早期康复,目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应用运动疗法、理疗、作业治疗及针灸(头针)、中药等方法,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吞咽等功能,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及继发损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康复。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器制作及使用等,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尽可能地恢复肢体残存功能及生活能力。应用电动起立床、智能床边下肢训练器、减重步行训练设备,有效开展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通过膀胱直肠功能训练障碍及间歇导尿技术的应用,帮助患者解决排尿困难、便秘等问题,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中心开展全髋、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康复,防止假体移位,改善患者髋膝关节的最大活动度,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为患者日常生活无障碍及再次工作创造条件。
  康复中心通过表面肌电仪记录同步、实时的肌肉活动信号,进行运动功能分析,并利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康复中心手外伤、四肢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运用智能关节训练仪等设备,使病人最大程度恢复功能,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
  康复中心颈肩腰腿痛的康复。通过姿势纠正、运动锻炼、麦肯基疗法、牵引、低频、中频、高频、磁疗等综合物理治疗措施有效改善的颈椎病、肩周炎、腰突症及其他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各种症状。
  康复中心研究方向: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的综合康复、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手外伤康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沿海地区常吃海鲜 就不需要补碘了吗?

“小时候老听妈妈讲,碘盐一定要快起锅时才能放,不然碘就挥发了,没用了。过了十来年,怎么就变成了怕碘,恨不得它蒸发了……”一位市民的感慨,道出了当前不少人的困惑。 我们绍兴作为沿海地区,大家常吃富含碘的海产品,那还要不要接着补碘?日前,在全国第2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之际,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陈巍主任医师应邀来到绍兴图书馆,为近100位热心市民作了一堂题为“碘缺乏与甲状腺疾病”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医师运用典型的案例,从碘的重要性、碘缺乏病(idd)的含义、idd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碘盐等方面,向市民作了详细讲解。陈医师指出,生活中补碘最好方法是食用碘盐。由于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高发,使不少人有了“碘恐惧”。其实,广大市民对甲状腺结节应该有正确认识,因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也属于高发人群。另外,眼下市民中存在较普遍的误区“沿海地区的人们常吃海产品,不需要补充碘盐”,这种认识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沿海地区也有部分人群饮食中缺碘,有些特定人群也需要加强补碘。 据了解,碘缺乏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从一个疾病问题上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购买碘盐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要辨认清楚,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平时要妥善保存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应坚持食用碘盐,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对碘的需要量大,必须食用碘盐以保证人体碘的适宜供给。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