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

手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沿海地区常吃海鲜 就不需要补碘了吗?

“小时候老听妈妈讲,碘盐一定要快起锅时才能放,不然碘就挥发了,没用了。过了十来年,怎么就变成了怕碘,恨不得它蒸发了……”一位市民的感慨,道出了当前不少人的困惑。 我们绍兴作为沿海地区,大家常吃富含碘的海产品,那还要不要接着补碘?日前,在全国第2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之际,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陈巍主任医师应邀来到绍兴图书馆,为近100位热心市民作了一堂题为“碘缺乏与甲状腺疾病”专题讲座。 讲座中,陈医师运用典型的案例,从碘的重要性、碘缺乏病(idd)的含义、idd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碘盐等方面,向市民作了详细讲解。陈医师指出,生活中补碘最好方法是食用碘盐。由于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高发,使不少人有了“碘恐惧”。其实,广大市民对甲状腺结节应该有正确认识,因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也属于高发人群。另外,眼下市民中存在较普遍的误区“沿海地区的人们常吃海产品,不需要补充碘盐”,这种认识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沿海地区也有部分人群饮食中缺碘,有些特定人群也需要加强补碘。 据了解,碘缺乏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从一个疾病问题上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购买碘盐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要辨认清楚,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平时要妥善保存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应坚持食用碘盐,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对碘的需要量大,必须食用碘盐以保证人体碘的适宜供给。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性尿常规异常是怎么回事
黄钟明
回答: 女性尿常规异常可能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糖尿病肾病、妇科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控制血糖、抗炎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尿常规异常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逆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细菌数升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日常需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 2、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导致尿常规中红细胞升高,常伴有腰痛、血尿等症状。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3、肾炎 肾炎患者尿常规中常见蛋白尿、管型尿,可能伴有水肿、高血压。发病与免疫因素、感染等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需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定期监测肾功能。 4、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常规可见微量白蛋白。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建议每日监测血糖,保持低糖饮食。 5、妇科炎症 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标本污染,出现尿常规异常。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卫生习惯不良有关,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异味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等药物。日常需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女性出现尿常规异常时,建议完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饮水量,每日1500-2000毫升为宜。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久坐。控制甜食摄入,限制高盐饮食。如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病情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