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西区

血液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安徽省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淋巴瘤治疗中心位于安徽省肿瘤医院新住院部大楼三楼,是安徽省唯一的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的专科;是安徽省新农合医保首批认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友病和重型再障大病救助的医疗定点科室。

科室以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主攻方向,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特色。全科共有56张普通病床,4张层流病床,病区全面实行无陪护、洁净、优质、人性化的一流管理。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4名,人才梯队完整,有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安徽省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孙自敏教授定期查房;全省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安徽省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潘理明教授座诊;华东地区肿瘤医院联盟聘任专家、安徽省肿瘤医院淋巴瘤治疗中心主任、淋巴瘤首席专家汪晓虹每周一上午专病门诊。

科室具有一流的血液病实验室和国内外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及形态学专家。能开展骨髓细胞学、组织化学、免疫分型、多重基因筛查、染色体核型、FISH分析技术和骨髓病理学检查,能对血液病、血液肿瘤、淋巴瘤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科室是以研究、诊断和治疗血液系统的各种肿瘤,如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为特色。该科拥有一流的血液学实验室,具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人才,能对各种常见的疑难的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快速的检查和诊断治疗。

我科坚持以高质量的临床诊断治疗为核心、医学研究为基础、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基石。我科的行医理念是:医术至精、医德至上、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快速发展再注入“新鲜血液”

7月31日上午,西区113名医、技、护新员工经过总院集团统一招聘、体检录用和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今日纷纷奔赴工作岗位,我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新员工入职见面座谈会。院领导和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织人事科张玉洁科长主持。 会上,修林副书记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对新员工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医院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景规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鼓励大家在新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与医院共发展、共成长。 虞德才副院长对新来了员工提出殷切希望,并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一、服务意识;二、团队意识;三、学习意识;四、感恩意识;五、责任意识;六、创新意识。 郭玉海副院长要求大家树立良好职业操守,规范职业行为,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员工代表蔡颖博士讲话,非常感谢医院给予的好机会高平台,一定不负众望,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快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用辛勤和智慧为肿瘤医院的加快发展添砖加瓦。 会后,他们还将分医技、护理组分别座谈,组织人事科对该批新员工进行了岗位工作及相关报到手续的部署并合影留念。(组织人事科 蔡晓曼 崔媛媛 文/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戒烟了为什么还会患肺癌
王泽民
回答: 戒烟了仍然可能患肺癌,这与吸烟史、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职业暴露、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戒烟后患肺癌的风险虽然会降低,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1. 吸烟史: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即使戒烟后,这些损伤仍可能持续存在,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后,肺部功能会逐渐恢复,但已形成的损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修复。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二手烟、放射性物质等环境中,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即使戒烟,这些环境因素仍可能对肺部造成持续伤害,导致肺癌的发生。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即使戒烟,患肺癌的风险仍然较高。遗传因素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肺癌的易感性。 4. 职业暴露:从事石棉、砷、铬等有害物质接触的职业,即使戒烟,仍可能因长期职业暴露而增加肺癌风险。这些物质对肺部的损害是累积性的,戒烟后仍需注意防护。 5. 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即使戒烟,肺部功能受损仍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肺癌的发生概率。 戒烟后应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肺部检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量运动,增强肺部功能,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王泽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