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西区

颈胸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头颈肿瘤外科,成立于2012年7月,开科之初就严格按照三甲专科肿瘤医院标准建设,努力打造成安徽省最大头颈部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在省肿瘤学会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组长、华东地区肿瘤医院联盟头颈部专家组专家王圣应教授带领下科室取得飞速发展,成功开展了多项头颈部肿瘤手术,尤其在甲状腺癌联合根治、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等疑难病例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科室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成功申请教育厅课题一项:《 Lip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成功举办国家级继教班:《甲状腺癌和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学习班》(2013.9.13—9.15),2013年全科共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华系列论文2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2人次。

科室现有床位26张,平均日住院病人36人。年完成各类头颈部肿瘤500例,其中甲状腺癌约350例,较多病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再次入我院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瘤及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也占相当大比例。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使我科成为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科室。

学术带头人王圣应,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肿瘤学分会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组长,安徽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华东地区肿瘤医院联盟头颈部、乳腺专家组专家,《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等多种医学期刊编委。擅长甲状腺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等外科手术;重点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I期乳房再造(腹直肌肌皮瓣、假体)等临床研究;施行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或改良二野淋巴结清除术,制作裁剪式管状胃并应用于临床。

常规开展手术

1.甲状癌侵及邻近器官的根治性手术;

2.各种类型的保留重要功能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3.涎腺肿瘤切除术;

4.治疗晚期下咽癌侵犯颈段食道或原发性颈段食道癌的全喉、下咽及食道切除。(胃代食道,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修复下咽食道缺损)

5.同时保留发音功能的各种喉部分切除术以及全喉切除术;

6.其他头颈部肿瘤: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快速发展再注入“新鲜血液”

7月31日上午,西区113名医、技、护新员工经过总院集团统一招聘、体检录用和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今日纷纷奔赴工作岗位,我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新员工入职见面座谈会。院领导和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织人事科张玉洁科长主持。 会上,修林副书记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对新员工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医院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景规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鼓励大家在新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与医院共发展、共成长。 虞德才副院长对新来了员工提出殷切希望,并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一、服务意识;二、团队意识;三、学习意识;四、感恩意识;五、责任意识;六、创新意识。 郭玉海副院长要求大家树立良好职业操守,规范职业行为,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员工代表蔡颖博士讲话,非常感谢医院给予的好机会高平台,一定不负众望,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快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用辛勤和智慧为肿瘤医院的加快发展添砖加瓦。 会后,他们还将分医技、护理组分别座谈,组织人事科对该批新员工进行了岗位工作及相关报到手续的部署并合影留念。(组织人事科 蔡晓曼 崔媛媛 文/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乳头挺立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王泽民
回答: 乳头挺立不一定是癌症早期信号,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乳腺疾病相关。乳头状态变化可能由温度刺激、激素波动、衣物摩擦等非病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与乳腺增生、乳腺炎或乳腺癌等疾病有关。 1、生理性原因 乳头挺立最常见于寒冷刺激、性兴奋或机械摩擦时,平滑肌收缩导致乳晕区肌肉纤维缩短。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乳头持续凸起,哺乳期则因泌乳反射更明显。这些情况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须特殊处理。 2、乳腺增生 乳腺组织受内分泌紊乱影响可能出现增生性改变,伴随乳头敏感度增高。患者常伴有月经前乳房胀痛、结节感,但乳头形态变化多为双侧对称,超声检查可见腺体结构紊乱。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调节。 3、乳腺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可能导致乳头红肿热痛,炎症刺激使乳头持续性挺立。哺乳期女性多见,可能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需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引流。非哺乳期乳腺炎则需排除免疫因素。 4、佩吉特病 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典型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湿疹样改变伴顽固性挺立。早期可见鳞屑、渗液,后期可能出现乳头内陷。需通过乳头刮片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手术联合放疗。该病占乳腺癌1-3%,进展相对缓慢。 5、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良性肿瘤可能刺激乳头持续勃起,常伴单孔血性溢液。超声可见导管扩张伴实性回声,需手术切除确诊。虽为良性病变,但存在恶变风险,尤其多发瘤体需密切随访。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关注乳头是否出现不对称回缩、溢液或皮肤橘皮样变。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做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突然出现的单侧乳头持续性挺立伴外观改变时,需尽早就医排除恶性肿瘤。 王泽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