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西区

乳腺诊治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开科之初就按照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努力打造安徽省最大的集乳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乳腺中心。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科室得到了飞速发展,形成了目前人才架构合理、理论知识牢固、医疗技术先进、业务开展全面的乳腺肿瘤诊治科室。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教授1人,副教授1人,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省肿瘤学会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组长、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科室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每年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科室现有床位30张,平均日住院病人36人。年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年均手术量400余台,其中乳腺癌手术在300台以上。我们本着“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热心服务”的宗旨竭诚为广大乳腺患者服务。

学科带头人王圣应,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肿瘤学会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组长,安徽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华东地区肿瘤医院联盟头颈部、乳腺专家组专家,《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等多种医学期刊编委。擅长甲状腺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等外科手术;重点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I期乳房再造(腹直肌肌皮瓣、假体)等临床研究;施行食管癌选择性三野或改良二野淋巴结清除术,制作裁剪式管状胃并应用于临床。

业务骨干洪士开,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安徽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成员兼秘书。以第一作者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参编图书1本。长期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重点研究乳腺癌的早期诊治。在乳腺小病灶超声、钼靶引导下穿刺活检、乳腺病灶微创美容手术、乳腺癌保乳整形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头溢液以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本科室开展治疗项目:

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根治手术、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腋窝清扫术、乳腺癌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复发乳腺癌解救化疗、乳腺肉瘤,等各种乳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乳房良性疾病:纤维腺瘤、男性乳房发育症、分叶状肿瘤、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各种乳腺炎性疾病、乳头溢液、乳腺增生症等各种乳房良性疾病。

乳房整形美容:副乳切除、乳头内陷矫正、巨乳缩小成形、乳房扩大成形、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等。

医疗特色

良性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贴近自然美。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治病同时重铸乳房完美形态。

成熟规范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靶向治疗,让绝望的患者重获希望。

更早期诊断: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早期诊断会获得长期幸福生活,为此科室成立了多学科诊疗团队,尤其对临床体检阴性、钼靶微小钙化及乳头溢液患者,通过多学科诊疗,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获得长期生存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快速发展再注入“新鲜血液”

7月31日上午,西区113名医、技、护新员工经过总院集团统一招聘、体检录用和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今日纷纷奔赴工作岗位,我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新员工入职见面座谈会。院领导和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织人事科张玉洁科长主持。 会上,修林副书记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对新员工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医院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景规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鼓励大家在新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与医院共发展、共成长。 虞德才副院长对新来了员工提出殷切希望,并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一、服务意识;二、团队意识;三、学习意识;四、感恩意识;五、责任意识;六、创新意识。 郭玉海副院长要求大家树立良好职业操守,规范职业行为,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员工代表蔡颖博士讲话,非常感谢医院给予的好机会高平台,一定不负众望,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尽快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用辛勤和智慧为肿瘤医院的加快发展添砖加瓦。 会后,他们还将分医技、护理组分别座谈,组织人事科对该批新员工进行了岗位工作及相关报到手续的部署并合影留念。(组织人事科 蔡晓曼 崔媛媛 文/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周期性麻痹怎么预防
邵自强
回答: 周期性麻痹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诱因、规律运动、监测血钾、遵医嘱用药等方式预防。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多与血钾代谢异常有关。 1、调整饮食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紫菜等,避免过量摄入高糖或高盐食物。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间期可适量补充钾盐,高钾型患者则需限制钾摄入。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诱发代谢紊乱。 2、避免诱因 寒冷、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发作,需注意保暖并控制运动强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利尿剂、激素等可能影响血钾的药物。发作频繁者应记录诱因日志以便针对性规避。 3、规律运动 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肌力,但需避免无氧运动导致的乳酸堆积。运动前后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运动时需有家属陪同。发作期应暂停运动并保持休息体位,防止跌倒受伤。 4、监测血钾 定期检测血清钾浓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低钾型患者建议维持血钾在4.0-5.0mmol/L。可配备家用血钾监测仪,出现肢体乏力、心悸等前驱症状时立即检测。若血钾低于3.5mmol/L或高于5.5mmol/L需及时就医。 5、遵医嘱用药 乙酰唑胺片可用于预防低钾型发作,螺内酯片适用于高钾型患者。碳酸酐酶抑制剂如醋甲唑胺片可减少发作频率,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突发瘫痪时可遵医嘱服用氯化钾缓释片或葡萄糖酸钙片应急处理。 预防周期性麻痹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作息规律与情绪稳定。发作期应侧卧防止误吸,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与症状特点。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肌电图与甲状腺功能,合并内分泌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日常可进行轻柔的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