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具有临床、科研和生物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新突发传染病和疑难肝病的基础和临床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地位。该中心包括4个临床科室和2个研究室,是一个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攻关能力强的研究型临床科室。科室目前拥有医护人员105人,科技人员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进修生20余名,已培养了大批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复合型骨干人才。

【感染一科】我科以收治急性肝炎、新发、突发传染病为特色,尤其擅长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负责全军疑难重症传染病的会诊和转诊任务。我科首创的流腮合并脑膜炎的鞘内注射疗法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并被全国的同行广泛应用。在抗击“非典”和应对“甲流”的任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成功处置军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余起,所获得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参加海外救援和国际维和任务。在2014年援塞抗挨任务中充分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我科技术力量雄厚,有高级职称专家6名,其中有中央保健专家2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有独立的研究室。我科承担了5项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分课题及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20余项军队和省部级课题。

感染二科我科负责收治各种类型的传染病患者,尤其擅长各种新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先后成功处置SARS、甲流、西非埃博拉、军队腺病毒等重大国内外疫情,尤其在临床救治方面能力突出,救治水平高。科室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的临床处置方面经验丰富;对于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布鲁菌病、黑热病、疟疾、华支睾吸虫病等各种疑难、少见、罕见传染病的诊治水平较高;其它传染病如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

感染三科感染三科下设皮肤性病门诊和艾滋病(HIV)爱心门诊,两个科室。

皮肤性病门诊位于综合门诊楼二层,拥有国内知名皮肤性病专家和一批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技术人才,共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博士3名,硕士1名。引进了先进的激光、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超高频电波刀、高频电刀、窄波紫外线治疗仪、黑光治疗仪、红蓝光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擅长诊治各种性病、皮肤病以及皮肤医疗美容,尤其在诊治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霉菌感染等性传播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在治疗痤疮、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白癜风、黄褐斑、斑秃、带状疱疹、扁平疣、真菌感染、白塞氏病、血管性疾病、疑难杂症等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在皮肤医疗美容护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皮肤性病门诊大力弘扬“真诚热爱传染病专业,长期安心传染病事业,优质服务传染病患者,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的皇甫精神,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军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性病皮肤病患者选择到我门诊治疗,同时,还接诊了大量由其他各级医院转诊的患者。

【肝病生物治疗科】肝病生物治疗科具有临床科研和生物治疗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各种疑难肝病和艾滋病尤其是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地位。现有床位55张,实验室面积1000平米,医护和研究人员共80余人。

擅长各种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以及艾滋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针对各种疑难肝病和肝癌,不仅采用先进的常规治疗技术,而且还率先开展了国际上领先的CIK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新型有效的生物治疗技术。

【生物治疗研究室】暂无介绍说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住院医师参加腹腔穿刺培训与考核

近日,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医院组织住院医师开展了内科腹腔穿刺强化培训,并进行了现场考核。培训从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评分标准入手,将技能培训、现场考核和总结讲评紧密衔接,既紧扣培训内容,又紧贴临床需求,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贴近临床实际,是本次考核的一大亮点。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患者床旁考核和现场抽签决定评委的方式进行,树立了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极大地提升了科室的重视程度。训练中,各级主任严把细抠、亲自示范。考核时,组织全体初级医师现场观摩,有力地推动了临床技能的整体提升。 此次考核是我院首次在真实环境进行的,院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周志平副主任为组长的评委组,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下发了操作规范。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精心配合,考核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日后加强教学管理、创新考核方式积累了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