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脑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脑外科现有医生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26名。现有床位37张,其中重症监护4张,重症观察6张,普通病床27张。

自我科1984年建科以来,抢救重症颅脑损伤及复合性颅脑损伤1200余例,三类以上手术400余例,能开展颅内各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组织人员多次到上海、北京、武汉、合肥等地进修、参观学习,观摩手术和学术交流。在市内率先开展血管内治疗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在临床和教学并重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其中,枕大神经松解术治疗枕大神经痛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优势和特色:l、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98年以来成功开展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脑梗塞(98年市科委立项)。共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病人9例,其中7例行脑血管造影复查,5例血管完全通畅,2例部分通畅。急性脑梗塞5例,完全通畅2例,1例无变化。已通过市科委评审。脑溢血超早期、微创、小骨窗、显微手术。该手术5例无1例死亡。

2、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与康复治疗:我科已建立建全了快捷的绿色通道,完善的抢救设备,生命体征监测及人体理化指标监测设备,康复理疗设备等。这是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保证。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救治中的运用。现已开展此项治疗6例,临床效果满意,目前还未完成资料数据收集。该项目完成后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脑溢血:血肿量与溶解血凝块的药物的定量分析。(2004年市科委立项课题)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中。现完成病例统计数23例。通过此项课题研究达到确立血肿腔内积血量与溶解血凝块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打了结核皮试后红肿痒是怎么回事
徐建威
回答: 打了结核皮试后红肿痒可能是由结核菌素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皮肤刺激、感染、个体免疫差异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避免抓挠、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1、结核菌素过敏反应 结核菌素皮试是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下,部分人对结核菌素成分敏感,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红肿硬结,伴有轻微瘙痒或灼热感。若症状较轻,可观察1-2天,避免抓挠刺激皮肤。若红肿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其他原因。 2、皮肤刺激反应 注射过程中针头对皮肤表层造成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红肿。部分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注射后可能出现轻微炎症反应。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沾水即可自行消退。 3、局部感染 皮试后若未保持皮肤清洁,细菌可能通过注射针孔侵入引起感染。感染性红肿通常伴有明显疼痛、皮温升高,严重时可能出现化脓。此时需就医进行消毒处理,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 4、个体免疫差异 免疫功能亢进者可能对结核菌素产生过度反应,表现为显著红肿伴剧烈瘙痒。既往有过敏体质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记录红肿范围变化,医生可能建议服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严重时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5、操作技术因素 注射过深或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反应加剧。不规范的操作如未严格消毒、重复使用针头等也可能引起异常反应。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注射部位淤青或硬结,可局部热敷促进吸收,若72小时未缓解需返院检查。 结核皮试后应避免搔抓、摩擦或热敷注射部位,48小时内不要使用沐浴露清洗该区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观察红肿是否在72小时内逐渐消退。若出现水疱、溃烂或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减轻免疫反应。皮试结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48-72小时测量判断,自行提前擦拭或覆盖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