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共有床位15张,医护人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已成为淮南市各级医院的耳鼻喉科中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备的团队。
  耳鼻喉科目前拥有日本产奥林巴斯纤维喉镜,德国STORZ鼻窦内窥镜,丹麦产声导抗仪,英国产脑干诱发电位测定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鼓膜振动治疗仪,耳鼻喉专用显微镜等一批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
  耳鼻喉科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快速准确地提供诊疗服务,对处理疑难杂症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开展了微波治疗鼻出血、慢性鼻炎、慢性咽炎,鼓膜振动治疗仪治疗耳鸣、鼓室积液等新方法,还开展扁桃体切除术、经鼻窦内窥镜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手术,鼻中隔矫正术、乳突根治术、鼓膜修补术、气管切开术等一大批常规手术.尤其对小儿气管异物及食道异物手术和突发性耳聋的溶栓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治疗鼻腔恶性肿瘤的鼻侧切开术,治疗喉癌的喉裂开术、全喉切除术,治疗鼾症的UPPP手术等一批高难度手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通过声阻抗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不仅可以为耳聋患者提供诊断依据,还可作为司法鉴定的手段,使得该科整体技术力量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注重质量 不断深入医疗援藏工作

我省第12批援藏医疗队自2014年3于25日入藏以来,在冯希武队长的精心组织下,每位队员都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对口支援工作质量,不断将医疗援藏工作引向深入。 近期,援藏医疗队按照山南地区卫生局领导的要求,积极调研山南地区卫生实际情况,充分分析近年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有关文件,初步制定了山南地区《等级医院评审实施方案》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以创建等级医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推进绩效考核,打造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藏区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入藏后,召开了2次医疗队工作会议,每位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队长组织学习援藏有关政策和要求,布置医疗队工作计划和安排,会上队员充分沟通交流,解决援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各项援藏工作。截止到2014年7月底,门急诊接诊病人765人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5例,重症病人转运监护2人次,参加院内会诊14人次,手术32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专题讲座13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开展新技术7项,建立超声工作站1个,各种检查检验2945人次,三下乡8次,外出现场采血32次195人份(采集全血52300ml),参与群体性发热调查2次,宣传栏2期,参与管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16次,参与主持大型活动6次,打破多项援藏记录,得到地区卫生局和各受援单位的赞许。 医务科 冯希武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