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疼痛治疗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疼痛治疗中心经过积极筹建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开诊。该疼痛治疗中心是淮南市首家亮相的特色专科,对各种疼痛疗效肯定,技术资质过硬,解决了广大疼痛患者以往求医困难现状。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除医生之外,也许没有人了解漫长、持久、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给肉体和精神带来的影响。因而,疼痛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另一大杀手。国际疼痛学会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力。疼痛治疗中心有资深专家刘昌兰副主任医师坐诊。该专家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本科。2002年安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结业,曾在上海中山医院、安医附院进修,援也门中国医疗队专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本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治疗仪器,制定了以微创手术为主导,药物及物理疗法为辅,常规阻滞为基础的发展方向。治疗范围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各种神经痛、头痛、颈椎痛、癌痛、骨质疏松、关节炎、手足痛、肩周炎、腰腿痛、软组织痛、肌筋膜劳损、带状疱疹痛、术后镇痛、无痛人流、痛经等。疼痛治疗中心每周一上午为专家门诊、其它时间为正常普通门诊,欢迎广大患者朋友们前来咨询就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注重质量 不断深入医疗援藏工作

我省第12批援藏医疗队自2014年3于25日入藏以来,在冯希武队长的精心组织下,每位队员都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对口支援工作质量,不断将医疗援藏工作引向深入。 近期,援藏医疗队按照山南地区卫生局领导的要求,积极调研山南地区卫生实际情况,充分分析近年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有关文件,初步制定了山南地区《等级医院评审实施方案》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以创建等级医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推进绩效考核,打造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藏区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入藏后,召开了2次医疗队工作会议,每位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队长组织学习援藏有关政策和要求,布置医疗队工作计划和安排,会上队员充分沟通交流,解决援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各项援藏工作。截止到2014年7月底,门急诊接诊病人765人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5例,重症病人转运监护2人次,参加院内会诊14人次,手术32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专题讲座13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开展新技术7项,建立超声工作站1个,各种检查检验2945人次,三下乡8次,外出现场采血32次195人份(采集全血52300ml),参与群体性发热调查2次,宣传栏2期,参与管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16次,参与主持大型活动6次,打破多项援藏记录,得到地区卫生局和各受援单位的赞许。 医务科 冯希武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