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内分泌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于1982年开始筹建,1990年10月正式成立。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人,讲师职称6人,硕士5名。
  内分泌科学科设置包括门诊、病区、内分泌科实验室、糖尿病双下肢血流图检查室、糖尿病教育室、动态血糖监测室。其中门诊常见病种包括各型糖尿病及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下丘脑疾病,肾上腺、睾丸及卵巢等靶腺疾病;痛风,高脂蛋白血症等常见和少见的内分泌疾病。现月门诊人数在2600左右。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要,内分泌科开设糖尿病专病门诊、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及专家门诊。内分泌科现有病床43张,其中危重抢救监护病床1张,月收治患者100人左右,主要治疗病种包括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各种脂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各种垂体及其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及青少年发育障碍性疾病等神经内分泌性疾病。
  内分泌科拥有或与其他相关科室共拥有一定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心电图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引器、血糖仪、血酮仪、胰岛素注射泵、超声多普勒仪等。我院的辅助科室包括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实验室等,能准确检测医学常规项目内分泌有关的特殊项目,如垂体及其各靶腺激素的水平、胰岛素、C肽、尿微量白蛋白、糖基化终产物的检测、细胞学及病理学相关检测等。目前实验室开展的项目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实验室具备开展其他特殊项目检测的各种条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怎么办
邵自强
回答: 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脑供血不足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避免尼古丁和酒精刺激血管收缩。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脑血管负担。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改善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尼莫地平片扩张脑血管,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合并高血压者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配合二甲双胍片稳定血糖。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牙龈出血或肌肉疼痛及时就医。 3、中医调理 采用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材煎服,或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每周2-3次刺激经络气血运行。耳穴压豆选取心、脑干等反射区,每日按压3-5次辅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配合八段锦锻炼,通过柔和动作促进气血流通。 4、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适用于椎动脉型供血不足,通过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血流。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每次90分钟,10-15次为1疗程。经颅磁刺激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每周3次缓解头晕症状。颈部热敷配合轻柔按摩,每日2次放松肌肉紧张。 5、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清除血管斑块,适用于狭窄超过70%的患者。血管支架植入术通过介入方式扩张狭窄血管,术后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片预防支架内血栓。严重病例可能需颅内外血管搭桥,建立侧支循环改善供血。所有术式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日常应避免突然转头或起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诱发头晕。使用防滑地垫和扶手保障居家安全,外出时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每3-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复查。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加重缺血症状。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中风先兆,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