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康复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主要研究病后,伤残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我院康复医学科是集康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以中医传统特色康复结合现代康复学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诊疗特色的专科。

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4月,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5名,开展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促通术、关节松动术、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包括手功能训练、行走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语言、认知治疗.并配合中医传统的康复疗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使患者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能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什么
马晓斌
回答: 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1、吸烟 长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气道炎症和肺组织破坏。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建议患者及时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室内外空气污染环境中,如燃烧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可能引起气道慢性损伤。患者常有晨起咳嗽、咳痰量增多等症状。建议改善室内通风,使用清洁能源,雾霾天气减少外出。 3、职业粉尘暴露 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纺织、建筑等行业的工作者,粉尘沉积在气道可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建议做好职业防护,佩戴防尘口罩,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4、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肺组织弹性蛋白破坏,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概率。患者可能在年轻时即出现肺气肿表现。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 5、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肺发育异常,增加成年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风险。患者可能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建议加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防治,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冷空气。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维持适宜体重。病情稳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