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工总医院

耳鼻喉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现有床位37张。开展了全喉切除术、半喉切除术、发音重建术、颈功能性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鼻内镜微创术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后出现脑出血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后出现脑出血属于继发性脑出血,可能与抗凝治疗、血压波动、血管再通损伤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停用抗凝药物并就医,通过CT检查明确出血范围,采取降颅压、控制血压或手术清除血肿等治疗。 脑梗塞后脑出血多发生在梗塞区域或周边,因缺血导致血管壁脆弱,再灌注时易破裂。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当国际标准化比值过高时。高血压未有效控制也是常见诱因,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可能引发血管破裂。部分患者因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血流冲击损伤原有病变血管。大面积脑梗塞后脑组织水肿压迫周围结构,也可能导致血管撕裂出血。少数情况下,梗塞后炎症反应削弱血管内皮功能,轻微外力即可引发出血。 脑梗塞后脑出血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加重、剧烈头痛或原有偏瘫侧肢体活动异常增多。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出现瞳孔不等大、喷射性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基底节区出血常导致对侧肢体完全瘫痪,脑干出血可能引发呼吸循环衰竭。部分患者因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出现高热、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需注意与梗塞进展相鉴别,CT显示高密度影是确诊依据。 出现脑出血后需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可缓解脑水肿,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适用于出血破入脑室者,神经内镜手术可清除深部血肿。恢复期需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康复训练应在出血稳定2周后开始,逐步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和吞咽功能锻炼。 脑梗塞后脑出血患者饮食需低盐低脂,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3克。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蓝花等蔬菜,但正在使用华法林者须保持摄入量稳定。康复期可进行床边坐位平衡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立架辅助站立。家属需协助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