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口腔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口腔科作为我省口腔医学重点的医、教、研基地,近几年学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科室在编人员36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初级医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硕士及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技工技师4人,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9人。拥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牙修复和儿童口腔等六大专业,各专业组均有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及梯队,多名专家担任全国或省口腔各专业组的副主委或委员。
 
  口腔科口腔门诊位于门诊大楼五楼,中央空调,洁净明亮的诊室,电脑联网,价格公开规范化,收费透明合理。全科拥有20张进口牙椅,芬兰 1MAGING曲面断层及头颅定位X光机,口腔微波治疗仪,法国赛 特立超频电刀,登士柏Smant根管马达,瑞士ITI,美国STERI-OSS及国产莱顿种植牙系统,进口口腔机头专用蒸汽压力灭菌机、打包机。为杜绝医源性感染,口腔治疗机头、洁治机头均集中管理、消毒,做到每个病人一个无菌一次性检查盘、一个消毒打包启封的机头操作,彻底消除交叉感染。
  口腔科口腔内外科综合门诊,每日均有主任、副主任以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坐诊,保证了高质量诊疗水平。除了治疗各种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牙周疾患、口腔粘膜病、牙拔除术以及齿槽外科、颞颌关节病等,特色专业有:龋病预防的窝沟封闭、牙体牙髓病现代根管治疗、美容牙、牙美白、喷砂洁治复杂疑难牙拔除、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牙龈瘤微波热凝治疗,同时每周三下午专科门诊承担省内各种口腔疑难杂症的会诊。
  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技术力量强,综合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开展各种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创伤诊治、唇腭裂序列化治疗(我院为“微笑列车”“重生行动”免费治疗唇腭裂定点医院)、牙颌面畸形的手术矫治、颜面部美容整形等。尤其在口腔癌肿切除后即刻显微外科游离皮瓣,带蒂皮瓣行舌再造、颌骨重建;复杂颜面畸形双颌外科以及骨牵引延长技术;复杂危重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抢救同期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以及血管瘤、腮腺肿瘤保留面神经的微创手术均富有特色。
  口腔科口腔修复除了大量开展各类活动、固定以及全口义齿修复,包括金属冠、烤瓷冠、全瓷冠 、赝附体,纤维桩,以及各类精加工附着体等,种植牙做为新兴的特色专业,已在我院全面开展起来,引进先进的瑞士ITT、美国STERI-OSS及国产莱顿种植牙系统,成立专门的口外、口修、牙体牙周协作小组,这项技术日臻完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口腔科口腔正畸科在我省最早开展固定正畸技术治疗各类错颌畸形,自1989年率先应用高效能的Begg矫治技术和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颌畸形患者以来,已经为3000多位错颌畸形患者塑造了美好的形象。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直丝弓矫治技术、Tip-Edge矫治技术、舌侧矫治技术等多项技术,并且门诊均由正畸专业硕士以上的专科医师为广大患者进行诊疗。
  口腔科在唇腭裂序列化治疗、牙颌面畸形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均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地位,大量省内外病人得到完善的治疗,已成为国内有广泛影响力、富有特色的颅颌面畸形的矫治中心。
  口腔科奉行“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将一如既往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的区别
邵自强
回答: 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是三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脑溢血是脑内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脑血栓是脑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流,脑梗塞是血栓或栓子阻塞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 1、脑溢血 脑溢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或外伤引起,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脑溢血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伴随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治疗上需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氨甲环酸注射液等。 2、脑血栓 脑血栓是脑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症状表现为渐进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治疗以抗凝、抗血小板为主,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严重时需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3、脑梗塞 脑梗塞是血栓或栓子阻塞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病因包括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与血栓类似但起病更急,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治疗需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注射液、尿激酶注射液等,同时配合抗血小板和神经保护治疗。 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保持健康饮食,限制高脂高盐食物摄入,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