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科、消化内科、心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百年协和,源远流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前身是福建基督教协和医院(又名WilisF.PierceMemorialHospital),为创建于1860年的福州圣教医院与创建于1877年的福州马高爱医院合并而成,为八闽现代医学的发祥地。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福州市中心风景秀丽的于山之麓,现有床位2500张,年门诊病人近2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1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1万余台(其中住院部Ⅲ、Ⅳ级手术达75%以上)。现有员工4100余人。其中正、副高职称(含教授、副教授)5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百余名。除院本部外,还拥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协和医院西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平潭协和医院(协和医院平潭分院)两个院区,编制床位2300张。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跻身“亚洲华人地区最佳医院百强”“全国医院综合实力百强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百强榜”“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为福建省高水平医院、国家首批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福建省医学中心、13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和8个福建医科大学首批重点学科。开展大量新技术、新项目,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后再次成功移植心脏、儿童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后的肝移植、双肺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运用三分支支架血管技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经皮(或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入术、复杂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中国式换脸”、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基于射波刀的肿瘤运动跟踪及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福建省血液病、内分泌、肝胆外科、胸心外科等11个省级研究所及其他11个校级研究机构挂靠医院。承担大量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430余项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协和临床医学院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各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福建省最早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点发端于我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拥有包括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射波刀)、革命型CT、宝石能谱CT、Prisma磁共振、PET-CT、全飞秒激光和准分子屈光手术系统等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先进医疗设备。目前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及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994年被卫生部评为福建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三度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授予“全国创建‘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称号。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以及“服务是基础,医德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院理念,协同八方、和成天下,竭诚为海内外人民的健康提供一流服务。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白带为什么有鱼腥味
冷启刚
回答: 白带有鱼腥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个人卫生不良、激素水平变化或接触性刺激等因素有关。细菌性阴道病通常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可能出现黄绿色泡沫状白带;个人卫生不良可能诱发局部细菌繁殖;激素变化如孕期或月经周期波动可能改变阴道环境;接触刺激物如劣质卫生用品也可能引发异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 1、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厌氧菌过度繁殖引起的常见感染,典型表现为灰白色稀薄白带伴明显鱼腥味,性交后异味可能加重。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多个性伴侣或免疫力下降有关。确诊需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克林霉素软膏或口服替硝唑片,同时需避免阴道冲洗。 2、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导致,常出现黄绿色泡沫状白带伴鱼腥臭味,可能合并外阴瘙痒或排尿刺痛。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具间接感染。治疗需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或替硝唑片,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勤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 3、个人卫生不良 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或内裤、如厕后清洁不当等习惯可能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引发异味。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异味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改善卫生习惯后多可缓解。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香皂或洗液过度清洁,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用品。 4、激素水平变化 孕期、哺乳期或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改变阴道酸碱度,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出现暂时性异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分泌物量增多但无瘙痒疼痛,可通过补充乳酸杆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若异味持续超过1周或合并其他症状,需排除感染因素。 5、接触性刺激 使用含香料卫生巾、劣质护垫或化学洗剂可能刺激阴道黏膜,引发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导致异味。表现为使用产品后短期内出现异味,停用后逐渐缓解。建议选择无添加剂的卫生用品,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清洗外阴时仅用清水即可。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干燥透气,避免穿紧身裤久坐,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若异味持续存在或伴随瘙痒、灼痛、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使用阴道栓剂或抗生素以免加重菌群紊乱。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