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感染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2004年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我院对原有的发热门诊、肝炎门诊和肠道门诊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简称:感染科)。组建后经历了禽流感、HINI甲型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爆发,在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危重病人的诊治等方面均出色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2009年以我科人员为骨干成立的发热临时病房,收治了全省三甲综合医院最多的危重甲流病例,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0年度“突发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科目前设有肝炎、发热、肠道三个专科门诊(肠道门诊时间为每年4~10月),发热、肠道病人的隔离病房各1间、共2张床位,普通病房5张床位。现有医师4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1人、硕士2人。

在一个以年轻医师为主体,又是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科室,如何使其迅速发展壮大,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水平,顺利完成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感染性疾病科的任务?是学科带头人反复思索的问题,经过研究及探索,提出了与急诊科捆绑发展的思路:通过学习卫生部近几年有关感染性疾病科的文件,我们认为,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医师,要比其他临床科室的医师,有更强的危重病抢救能力、传染病识别能力、院感防控能力及抗生素使用能力。临床科室中最擅长危重病抢救与传染病识别的是急诊内科,故要培养感染性疾病科医师的相关能力,除加强自身学习外,到急诊内科的病房、抢救室、ICU轮转,可使这些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为避免传染病的院内传播,在没有感染性疾病科时,疑似传染病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只能在急诊科进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感染性疾病科和急诊科捆绑发展,有利于两个专科的协调发展,取长补短,共创辉煌。

目前我院已按这一理念,整合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的资源,学科带头人兼任这两个独立专科的科主任,在急诊科内部组成急诊感染的亚专科,为感染科培训高年资人才;感染科新分配医师,除按其专科培训外,日常重点在急诊科抢救室、监护室轮转;在新急诊科建设中,设立隔离抢救室、隔离病房。为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做好软、硬件准备。

学科方向:除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外,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症感染的救治。

感染性疾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为感染性疾病科的防控而努力奋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