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风湿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风湿肾内科自建科以来,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现科室有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4人。专科队伍中2人为留学美国、德国及日本的回国人员。成为拥有专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专科实验室等初具规模的风湿肾脏病学专科,并成为福建省临床免疫研究所的挂靠单位。
  风湿肾内科开展了多项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及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血管炎等风湿病的新的实验诊断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省风湿病的早期诊断水平。肾穿刺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重要的常规检查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类型,还能了解其损害程度与范围,在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价值是化验检查所无法比拟的,我科开展的肾活检光镜、免疫荧光、特殊染色等病理检查,一周内发报告,便捷、准确。
  风湿肾内科医疗方面,对治疗各种关节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氏病等有独特的体会。我科对疑难杂症如:不明病因的免疫功能异常、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尿路感染、原发、继发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床边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原发性血管炎及原发性血管炎肾脏损害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我科的专科特色。科室每年收治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病人,为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努力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发膜和护发素的区别
陈腊梅
回答: 发膜和护发素的主要区别在于作用原理和使用频率,发膜通过深层滋养修复受损发质,建议每周使用1-2次;护发素则侧重日常闭合毛鳞片使头发顺滑,适合每次洗发后使用。 一、作用机制 发膜含有小分子氨基酸、角蛋白等修复成分,能渗透至皮质层填补空洞,针对烫染、分叉等深度损伤提供结构性修复。护发素主要依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和头发负电荷,在毛鳞片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改善短期毛躁但无法改变内部损伤。 二、成分差异 发膜常见核心成分为水解小麦蛋白、泛醇、乳木果油等滋养物质,部分含热活化成分需配合加热帽使用。护发素以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通过硅油包裹实现即时顺滑效果,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成分沉积。 三、适用场景 发膜适用于频繁造型、化学处理后的修复期,或季度性集中护理,需停留10-15分钟充分吸收。护发素作为日常护理程序,在洗发后涂抹发梢2-3分钟冲洗,能预防静电并提升梳通性,细软发质应避开头皮使用。 四、效果持续性 发膜的修复效果具有累积性,连续使用4-6周可改善头发弹性与强韧度,光泽度提升明显。护发素效果仅维持单次洗护周期,对已断裂的发丝无修复作用,但能减少后续洗发时的机械损伤。 五、特殊类型 免洗型发膜可作为烫染后的应急护理,含UV过滤成分的护发素适合户外活动防护。部分发膜含酸性成分能中和染发残留碱剂,而护发素中的硅油配方需定期用清洁型洗发水清除残留。 根据发质状态搭配使用两者效果更佳,干枯受损发质建议采用"护发素日常维护+发膜周护理"模式,油性发质可减少护发素用量。避免将发膜接触头皮以防毛囊堵塞,使用后若出现瘙痒或头屑增多需停用并咨询皮肤科医生。定期修剪分叉发梢能提升护理产品吸收效率,配合宽齿梳梳理可降低湿发状态下的牵拉损伤。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