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协和医院

胸外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创建于1959年,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普胸专业科室。现为福建省胸心外科学博士点基地暨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是福建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50年来,在胸部疾病领域进行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方面取得重大成绩。胸外科拥有一批德高望重、技术精湛的老专家,也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人。在著名胸外科专家周仑教授、林培裘教授、林若柏教授的带领下,胸外科始终保持在肺癌、食管贲门癌、纵隔肿瘤和其它胸部疑难疾病诊疗的领先水平,在国内、省内率先开展新项目十余项,多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胸外科在肺外科方面:除开展大量常规肺癌手术外,在省内率先于80年代开展气管、支气管、隆突成形手术治疗肺癌及复杂严重的气管、支气管外伤,已成功开展近百例,开展最早、例数最多。近年开展对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根治术,包括在体外循环下对侵犯左心房的肺癌作肿瘤切除及左心房切除重建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晚期肺癌癌性胸水患者在国内率先开展热循环灌注治疗,已完成近300例,病人生存期显著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取得满意的效果,成为胸外科临床的特色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胸外科在食管外科方面:省内最早开展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已积累近千例经验;5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结肠代食管术,其治疗胃切除术后食管癌者,例数多,效果好。近年在国内首创颈腹段食管结扎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成功率高。此外在食管异物导致胸主动脉感染破裂出血治疗、食管功能检查诊断食管两性疾病及返流性食管炎和评价术后胃肠功能状况等研究方面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胸外科此外,我院的纵隔肿瘤切除术,切除率高,疗效好,近年还开展了上腔静脉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向国内水平看齐。对胸壁肿瘤切除后大块缺损的修复,我科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胸外科在电视胸腔镜和电视纵隔镜方面: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痛苦轻、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治疗肺、食管、纵隔和胸外伤等20多种疾病、13种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活检术、肺弥漫性疾病诊断、肺减容、漏斗胸微创矫治、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汗症、心包积液开窗、胸部创伤、肺大疱和气胸治疗等。应用纵隔镜活检纵隔疑难疾病和肺癌术前分期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省内开展最早,例数最多。
  胸外科在肺移植方面:我科90年代就开始肺移植动物实验,开展供肺保存、肺功能保护、抗排异等系列研究。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临床人同种异体肺移植,已成功实施单肺移植2例,双肺移植1例,其中1例已存活2年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我院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卫生部批准同意开展肺移植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准予开展肺移植工作的单位。
  胸外科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1项,省科技成果奖2项,省医疗卫生科技成果奖3项,中国八五科技奖1项,并承担省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福建医科大学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多次举办国家和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胸外科拥有完善和先进的抢救监护设备和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并愿以更高的服务水平,更精湛的医疗水平,更好的医疗设备服务于社会和广大群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 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