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肿瘤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外科(暨原肿瘤科)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肿瘤专科,是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科室成立于1959年,是省内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建科四十多年来,在童国泉、苏碧泓、王清水教授等老一辈肿瘤专家的带领下,从小到大、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工作,挽救过众多肿瘤患者的生命,并获得多项省、厅级科技成果奖,培养出一大批研究生以及肿瘤专科医师。随着科室规模的扩大,化疗组及胸组分别于2002年及2007年独立分科成立肿瘤内科和胸外科。现科室设有门诊、外科病房、随访室,并附设有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开放床位47张,实际床位使用率达100%~120%,每年收治病人1500多人次,手术1000多台,年门诊量10000多人次。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共有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士2人,硕士2人,所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经国内著名肿瘤专科医院专业化培训一年以上。
  肿瘤外科主要开展以外科治疗为主,化疗和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为辅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主要诊治疾病有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软组织肿瘤等,尤其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的诊治具有特色。科室具有完善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和系统化的后续治疗方案,在全省率先推广恶性肿瘤规范化术式及综合治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每个患者施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体的特殊性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既追求手术根治性又重视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生存及生活质量,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在胃癌治疗上,手术切除率为87.11%左右,五年生存率为52.82%,乳腺癌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为75%,均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肿瘤外科目前拥有哨兵淋巴结示踪仪、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小叶增生治疗仪、微创活检针、微量化疗泵等先进医疗设备并得到医院乳腺钼靶X光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PET-CT、放射性同位素扫描、高聚能射频治疗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支持,先后开展的肿瘤诊疗新技术有巨大肝癌切除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癌超低位切除吻合、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术、经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胃癌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现代手术治疗、严重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胃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等。
  肿瘤外科近年来,已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研究有:(1)进展期胃癌应用磁性高分子微球靶向缓释治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2)放免导向手术在胃癌淋巴切除术中的应用;(3)哨兵淋巴结检测在乳癌手术中应用;(4)多药耐药基因产物与细胞凋亡对胃癌预后影响的研究;(5)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术研究;(6)ATP酶检测胃癌耐药细胞。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