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病理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省立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67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个春秋。我省病理届泰斗、国内知名的病理学家沈云英教授,以及省内病理界的老前辈知名专家陈天水教授、杨发端教授、陈碧芬教授、赵春利主任、林振石主任都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

经过几代病理人的不懈努力,病理科发展至今面貌一新,现已成为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人才梯队合理、专业结构齐全的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基地。科室已形成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圆满完成外科病理诊断、细胞学诊断及尸体解剖检等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还承担了培养研究生和进修医生的任务。近40年来培养了大批病理人材,先后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

我院病理科在省内率先成立病理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将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常规病理诊断、肿瘤多药耐药的检测和肿瘤病人预后的评估。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开展免疫原位杂交技术。我科将筹建分子病理诊断室,进一步将分子病理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和病理遗传学分类中。

2004年受卫生厅之托,成立了福建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中心以提高我省病理队伍素质、促进我省病理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全面规范化质控管理、确保病理诊断质量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目标,协助医疗行政部门,对全省各级医院病理科认真开展病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弘扬了省立精神,为我省病理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病理科有了长足的发展,病理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主管技师4名和技师4名。擅长临床外科病理诊断和非肿瘤疾病的病理临床诊断,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和肿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科室综合设备齐全,拥有进口超薄切片机、冰冻切片机、脱水机、包埋机、LCT细胞薄层仪、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荧光照相显微镜、OLYMPUS双目显微镜、图象分析仪等。

临床病理诊断范围:

各临床科室手术切除标本,各种窥镜活检标本,乳腺、肝、肺和肿瘤等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手术中病变组织的快速病理组织学诊断;各种体液细胞学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脱落细胞学诊断;实验病理;免疫病理;病理尸体解剖;对外疑难病例病理组织学会诊和病理远程会诊等项目。

病理科将团结奋斗,与时俱进,病理科人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更上一层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的病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输卵管造影后流血可能与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刺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输卵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通过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少量出血属于常见现象,但需警惕异常出血。 1、操作损伤 输卵管造影需将导管插入宫颈管,可能造成宫颈黏膜轻微损伤。器械接触可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点滴状出血,通常1-2天内自行停止。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碘伏棉球局部消毒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天以上,需排除宫颈裂伤可能。 2、子宫内膜刺激 造影剂注入时产生的压力可能刺激子宫内膜脱落,尤其对于内膜较薄或处于增生晚期的患者。这种出血多呈暗红色,伴有轻微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建议术后卧床休息6-8小时,可遵医嘱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或致康胶囊等中成药调节内膜修复。 3、感染 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典型表现为出血伴随脓性分泌物、发热、持续性腹痛。需进行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渗血不止。出血特点为鲜红色、无凝血块,可能伴有皮下瘀斑。术前应完善凝血四项检查,异常者需提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或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激素水平波动 造影检查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引起撤退性出血。常见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可通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内膜修复。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出血量变化,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期间可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