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医院

肿瘤外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科建于1993年10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重点科室,有规划的诊疗常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定为重点科室。2003年被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专科建设基地。2005年通过福州市卫生局“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专科”验收。

我科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医师11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4名在福建中医学院修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3名参加福建中医药大学“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护理人员1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8名,其中14名参加福建中医药大学“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现有床位47张,中医治疗室1间。科室年收治病人千余,开展各项手术数百例。专科的影响和辐射面逐步扩大,病人来源主要是本市(包括五区八县)另外尚有其他县市的,床位使用率达95%以上,治愈好转率达96.2%,年门诊量约10831人次。专科门诊量占全院门诊人次达13%-14%。专科带头人日平均门诊量占专科门诊量的20%以上。每年制定本专科(专病)中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并制定本专科年度人才培养,技术更新计划与措施。众多中青年技术骨干在科主任领导下以患者至上、服务一流、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为科室理念,大胆进取,以乳腺癌、胃癌、肠癌为优势病种,并在普外常见病多发病如疝、周围血管疾病、胃肠、甲状腺、乳腺、胰腺、胆道等疾病诊疗及手术,在急腹症诊疗及手术以及腹腔镜微创治疗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良好疗效,并将并发症发生率减至最低。并在创伤救治领域拥有较高造诣,每年成功抢救各种外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胸腹联合伤病员上百例,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极开展乳腺癌、胃癌、肠癌、肠梗阻、阑尾周围脓肿、胆囊炎胆石症等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穴位按摩、中草药外敷辅助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为本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做出贡献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做好临床工作之余开展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并发表多篇论文于各级医药杂志,同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临床教学及见实习工作。各位科室同仁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科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中西医结合并进的先进科室。本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医术、坚定的信念、满意的质量竭诚为各位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体质性低血压能治好吗
郝盼盼
回答: 体质性低血压通常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的概率较低。体质性低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等。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非药物干预。日常可适当增加水和钠盐摄入量,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左右,饮食中可适量添加咸菜、酱油等高钠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血管张力,建议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轻晨起症状,白天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能改善下肢血液回流。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片、米多君片等药物提升血压,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和心血管反应。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瘦肉、全谷物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当出现持续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继发性低血压可能。多数患者通过系统管理可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