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依托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内科的强大的实力,于早年内科系统实行二级分科时成立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治疗组,当时拥有床位15张。直至2009年独立组建消化内科,自2009年开科以来,不断的扩展和壮大,从最早的15张床位在短短3年内就扩到30张,实际病人数40人/日。成为市一级规模,技术力量雄厚的科室,其规模已达省级水平。

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计划定期选送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已建成完整的人才的梯队。全科医疗组成员全部拥有中西医专科文凭,我科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4名。他们毕业于中医药大学6名,4人经过西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分别承担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消化内科学会、消化内镜学会等专业委员会付主委,常委或委员等职,福州市消化内科学分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等职务。

虽然是个年轻的科室,在科主任及全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3年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依托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之优势,具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如CT、MR、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胶囊内镜,C13呼气试验仪,B超,生化仪器等,充分满足临床业务工作的需要。成立以来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标。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雄厚。我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对胃肠脾胃病诊疗的优势,开展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等3个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经过2年科室建设,于2011年被评为福州市重点中西医结合消化专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体质性低血压能治好吗
郝盼盼
回答: 体质性低血压通常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的概率较低。体质性低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等。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非药物干预。日常可适当增加水和钠盐摄入量,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左右,饮食中可适量添加咸菜、酱油等高钠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血管张力,建议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轻晨起症状,白天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能改善下肢血液回流。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片、米多君片等药物提升血压,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和心血管反应。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瘦肉、全谷物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当出现持续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继发性低血压可能。多数患者通过系统管理可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