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总床位为86张,其中普通病床70张、CCU8张、重症室6张、中医特色治疗室2张。临床医生17人;功能科:5人;护理人员:普通病房17人,CCU18人。

我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硕士生5名,功能科5名,分别担任国家、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血管康复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或委员等职,其中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及中医专业人员共5名,经过西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9名,均成绩合格,目前中西医结合人员占科室人员82%。有1名医师已在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进修心内介入诊疗技术结业。目前有3名医师分别在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福建省省立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心内介入诊疗技术。在急诊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方面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近年来高血压病门诊及住院病人数居我省前茅。积极参与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点医院建设基地及福建厦大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建设,接收福建厦大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实习生、见习生,以及进修及规范化培训人员,举办培训班,围绕近年本专业新进展开展各项学术讲座。我科不断规范诊疗常规及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计划。

【专科主攻方向】以突破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地位,研究水平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已圆满完成省卫生厅<降压2号方对老年男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性激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并获得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铜奖,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继续研究开展了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及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保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省内领先水平,70%以上单病种病人应用了中药治疗。发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优势。积极开展心血管内科介入、射频消融诊疗技术。2012年计划实施协作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射频消融术以及心脏起搏器安装术200例左右。今年更是加大心血管介入诊治。

【独特制剂有】

(1)冠心Ⅴ号胶囊,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冠心病(心血瘀阻证)。

(2)降压Ⅱ号胶囊,功效:滋养肝肾,主治: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及肝阳上亢证兼肝肾阴虚症状)

(3)益心煎剂,功效:益气敛阴。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气不足、心阴/血亏损)。

【目前正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

(1)针灸(院内共享)

(2)拔罐

(3)养生保健

(4)耳穴埋豆:

(5)中药熏洗: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