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医院

脊柱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九区为脊柱外科位于骨科楼16楼,科室单独开设门诊,病房开放床位46张。科室拥有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成员学历层次涵盖博士1人,硕士4人。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科技求发展”的新观念,瞄准脊柱外科领域的前沿,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科室诊治范围涵盖脊柱外科专业各种疾病,包括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疾病(颈椎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侧弯等)、脊柱畸形、脊柱脊髓肿瘤、脊柱炎症(结核和非特异性感染)和其他脊柱相关疾病。

在疾病的治疗上脊柱外科形成了完整的保守、微创和手术三阶梯规范化治疗方案。科室不断引进微创新技术,已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技术;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科室也在不断的朝微创而努力.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在各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共40余篇。

梁珪清,男,主任医师,1962年出生,福州市人,汉族,198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任福州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世界性脊柱外科组织--AOSpine会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骨科分会委员,福建省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福州市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骨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擅长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侧弯等),脊柱畸形等治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廖忠,男,1968年出生,福州市人。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世界性脊柱外科组织--AOSpine会员。20多年来倾心致力于手术入路解剖,擅长脊柱创伤骨折、脊柱疾病的微创入路及沿解剖间隙分离的手术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等。前往德国、美国学习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掌握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胸、腰椎微创内镜手术--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隙的椎管内镜下手术,开展经皮微创低温等离子颈椎病的椎间盘成形术、颈椎病的前后路椎管成形减压术,严重颈椎、胸椎韧带骨化症的安全减压新型术式,颈椎病插片(无钢板式)椎间融合术、环枢上颈椎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颈椎病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脊柱侧弯矫形矫正,脊柱结核的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微创经皮经肌间隙复位固定术、老年压缩性骨折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目前最为倡导的腰椎病非融合弹性钉棒固定的椎管神经减压手术。

刘伯龄男,1976年出生,博士,主治医师。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进修学习1年,针对脊柱疾患做了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脊柱退变性疾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畸形等)、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脊柱疾患的微创外科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微创经肌间隙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等)。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青年人才基金等项目共6项。发表论文近20篇,SCI文章1篇。参编《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