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医院

康复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1年,经过4年系统的重点专科建设,2005年通过省卫生厅验收,成为骨伤康复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2010年评为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康复医学科培训基地。

现有科室成员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1人。我科是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福州市骨伤康复中心挂靠单位,还是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及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科室有6位医师、治疗师为福建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成员。10多人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学会担任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职务。

目前科室硬件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核定床位76张。医疗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科室设有PT训练厅,OT训练室,物理治疗室,传统疗法治疗室、评定室以及支具、矫形器制作室,图书资料室等场所,拥有一大批国内先进的康复理疗设备,价值约1000多万元。完善的硬件设施为高水平的康复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科以来共举办7次国家级学习班和3次省级学习班,申报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随着科室在省内外康复医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省内外前来进修学习的外院人员逐年增加。开科至今,已先后接收地市医院进修人员20余名,此外常年接受福建医科大学及福建中医学院实习、见习学生。

根据本院的业务优势及特点,科室始终坚持“以骨伤康复为特色,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发展方向。按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专科标准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在应用现代康复技术(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同时结合传统中医疗法(推拿、针灸、中药内服、薰洗),重点开展了截瘫、四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偏瘫、颈椎病,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诊疗规范,使临床康复质量更有保障。护理工作也突出康复特色,开展了床边PT、褥疮护理、间歇导尿、膀胱训练及整体护理等工作。科室的影响和治疗辐射面日益扩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病人来源由本市逐渐扩展至全省,区域外病人>50%。科室床位年使用率达100%以上,临床治愈好转率超过95%,病历甲级率达99%,重大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秉承“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理念,所有康复科成员有信心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与竞争中再上一层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体质性低血压能治好吗
郝盼盼
回答: 体质性低血压通常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的概率较低。体质性低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等。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非药物干预。日常可适当增加水和钠盐摄入量,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左右,饮食中可适量添加咸菜、酱油等高钠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血管张力,建议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轻晨起症状,白天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能改善下肢血液回流。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片、米多君片等药物提升血压,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和心血管反应。 体质性低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瘦肉、全谷物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当出现持续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继发性低血压可能。多数患者通过系统管理可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