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脑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成立于1999年,是福建省脑血管病重点专科,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福建针灸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是福建省脑病专业医、教、研的龙头。

专科建设坚持临床、教学、科研相结合、科研为临床服务。目前拥有床位50张,病床使用率达100%,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7%,中医治疗率达70%以上,住院和门诊人数逐年提高,围绕优势病种,结合本专科实际与发展需求,以脑血管病(脑出血和急性脑梗塞的溶栓与康复治疗)、抑郁症(郁病)、痴呆、颅内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肌萎、肌无力、帕金森病(颤症)及失眠(不寐)、心悸、心烦、多梦、记忆力障碍、躁烦、神志失常、头痛、眩晕、肢体疼痛、麻木的诊断和治疗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发扬中医优势,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诊疗方案,制定与实施优势病种临床路径,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对专科重点病种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和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脑病治疗体系,科室下设多个治疗小组和研究室,有完整的中医诊疗方案,各种治疗设备及治疗手段齐全。影响力辐射至东南亚及台港澳地区,以及日韩等国家,区域外病人达30%。坚持临床和科研同步发展,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自然基金2项,厅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5篇,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目前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

学科负责人吴成翰教授是福建省政协常委,世界卒中学会(WSO)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针灸学会脑病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常务委员;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学全科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编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2014“精彩一课”教学竞赛

为了提高我院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我院于8月12日下午,在八楼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彩一课”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科教科主办,邀请了分管副院长吴斌、及中内、中外、西内、儿科、骨伤科等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委。参赛选手由各教研室内部筛选择优参加。参赛的夫妻档选手张加芳与陈冬梅老师的情况也成为了本次比赛人们议论的场外花絮,而陈冬梅在比赛中更是勇夺头筹。 此次比赛主要是以课件结合板书的形式开展,每位选手参赛时间为10分钟,评比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现场效果。本次比赛在方法手段方面注重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提倡启发性和富有趣味性,营造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氛围。选手们在短时间内展现上课技巧、完成设定内容更加考验了参赛者的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儿科学教研室的陈冬梅;二等奖2名:西医内科学教研室的张鹏声、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的翁剑飞;三等奖3名:妇科学教研室的汪敏华、临床护理学教研室的李淑媛、妇科学教研室的邓勇。评委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参赛选手也纷纷表示,通过本轮比赛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本次教学竞赛,为我院临床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参赛者在竞赛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使医院的教学工作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真正做到医教相辅,教学相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