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麻醉科拥有功能齐全的进口高档麻醉机、靶控推注泵(TCI)、神经刺激器、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多参数(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麻醉气体、肺功能、血气分析仪等)监护仪、除颤起博器、困难插管喉镜等设备,确保病人手术麻醉安全。多年来,麻醉科接受了老年、小儿、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气管内插管困难等危重和特殊病人的麻醉和抢救,顺利完成105岁老人俯卧位下椎间盘手术麻醉,成功开展了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的麻醉,并配合各专科开展了肝移植、肾移植、角膜等脏器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无1例失误。在我省率先开展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术中病人麻醉镇痛技术,完善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并发症,同时也开展了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新业务。并给“血液透析”病人开展穿刺置“双腔深静脉透析导管”业务,免去了“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周围血管穿刺的痛苦。全科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病房手术麻醉、无痛胃肠镜和人流、术后镇痛、深静脉穿刺置管、急救气管插管等工作,2008年完成麻醉工作量6790人次。
  手术室达到高规格、现代化水平,都配备整体层流洁净系统、中央空调、中央供气(氧气、笑气、压缩空气)、中央吸引系统等先进设备。装有两套对讲系统和广播系统,完善了科内通讯联络,减少了噪音。彩钢板墙面、PVC环保地膜、柔和的天花采光带、进口自动门、无影灯、电视摄象系统、专科手术床、高频电刀和优雅的背景轻音乐为医生和病人提供了舒适、轻松、安全的手术氛围,从而减轻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减轻医生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引进的国内最先进的移动式X光机、超声乳化机、手术显微镜、电切膀胱镜、弹道碎石机、腹腔镜、超声刀等进口设备,为高难度手术和微创手术提供了条件。手术室内还配有全院联网的电脑,可及时下达医嘱和传递病历、各种检查结果、图象信息及各种术中必要的资料。严格隔离的清洁区和无菌区、进口高压灭菌器、对接车、污物通道、更衣制度以及消毒、无菌技术和手术室管理,使术中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以良好的医德医风,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2014“精彩一课”教学竞赛

为了提高我院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我院于8月12日下午,在八楼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彩一课”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科教科主办,邀请了分管副院长吴斌、及中内、中外、西内、儿科、骨伤科等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委。参赛选手由各教研室内部筛选择优参加。参赛的夫妻档选手张加芳与陈冬梅老师的情况也成为了本次比赛人们议论的场外花絮,而陈冬梅在比赛中更是勇夺头筹。 此次比赛主要是以课件结合板书的形式开展,每位选手参赛时间为10分钟,评比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现场效果。本次比赛在方法手段方面注重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提倡启发性和富有趣味性,营造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氛围。选手们在短时间内展现上课技巧、完成设定内容更加考验了参赛者的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儿科学教研室的陈冬梅;二等奖2名:西医内科学教研室的张鹏声、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的翁剑飞;三等奖3名:妇科学教研室的汪敏华、临床护理学教研室的李淑媛、妇科学教研室的邓勇。评委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参赛选手也纷纷表示,通过本轮比赛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本次教学竞赛,为我院临床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参赛者在竞赛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使医院的教学工作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真正做到医教相辅,教学相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