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是我院对各类突发疾病进行紧急救治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处置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现设有内外科,共有专职医护人员38人,妇儿科由临床专科医师兼任,口腔科、耳鼻喉科医师实行值班制度,随叫随到。目前有独立普通观察床14张(其中监护室床2张)、抢救床2张、隔离床4张(设在感染疾病科),并有清创室,急诊手术室。拥有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洗胃机、血糖检测仪、输液泵、心肺复苏仪等较先进的抢救设备,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紧急救治,进行医学观察,并做出初步诊断及进行专科疾病分流;能应急处理各类突发急重症、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各类中毒、重症外伤等疾病。自福州地区“120”网络成立,我院急诊科即担任出诊和院前抢救任务,使急诊科救治能力更趋完善,众多急诊患者因“120”急救运送及抢救及时挽回了宝贵的生命。目前急诊科正着力建立健全规范急救、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急救绿色通道,向急救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不断开拓前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2014“精彩一课”教学竞赛

为了提高我院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我院于8月12日下午,在八楼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彩一课”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科教科主办,邀请了分管副院长吴斌、及中内、中外、西内、儿科、骨伤科等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委。参赛选手由各教研室内部筛选择优参加。参赛的夫妻档选手张加芳与陈冬梅老师的情况也成为了本次比赛人们议论的场外花絮,而陈冬梅在比赛中更是勇夺头筹。 此次比赛主要是以课件结合板书的形式开展,每位选手参赛时间为10分钟,评比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现场效果。本次比赛在方法手段方面注重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提倡启发性和富有趣味性,营造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氛围。选手们在短时间内展现上课技巧、完成设定内容更加考验了参赛者的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儿科学教研室的陈冬梅;二等奖2名:西医内科学教研室的张鹏声、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的翁剑飞;三等奖3名:妇科学教研室的汪敏华、临床护理学教研室的李淑媛、妇科学教研室的邓勇。评委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参赛选手也纷纷表示,通过本轮比赛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本次教学竞赛,为我院临床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参赛者在竞赛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使医院的教学工作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真正做到医教相辅,教学相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面部皮炎会自然痊愈吗
陈腊梅
回答: 面部皮炎可能自然痊愈,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判断。轻微的面部皮炎在避免诱因并加强皮肤护理后可能自行好转,而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的面部皮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面部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脱屑等症状。当面部皮炎由暂时性刺激引起,如接触某些化妆品成分、日晒或短暂的环境变化,在脱离刺激源并保持皮肤清洁保湿后,炎症可能逐渐消退。这种情况下,皮肤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通过避免搔抓、使用温和护肤品等措施,症状可能在数日至两周内缓解。 若面部皮炎与特应性体质、慢性接触性过敏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则难以自行痊愈。这类皮炎往往反复发作,可能伴随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等继发改变。某些特殊类型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存在慢性病程特点,需要针对性治疗才能控制症状。忽视治疗可能导致炎症持续加重,甚至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面部皮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清洁时选择温水而非过热的水。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减少紫外线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无改善,或出现渗液、脓疱等表现,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必要时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进行综合治疗。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